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城厢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城厢区财政局 时间:2025-01-17 16:33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城厢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提请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4年,全区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扎实推进财政改革各项工作,全年财政运行稳中向好,顺利完成各项财政工作的预期目标。

  (一)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代编预算为3450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6700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代编预算316712万元。受收支因素变动影响,对年初预算进行调整,经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代编预算调整为3330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为229300万元。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309000万元,完成预算调整的92.8%,下降7.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16400万元,完成预算调整的94.4%,下降5.6%。

  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16400万元,加上预计上下级财政体制结算净补助3051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1054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514万元,收回部分上年结转资金4500万元,调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4136万元,调入政府性基金72326万元,全区预算内总财力为442934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59781万元,总支出减去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27477万元,全区财力支出432304万元,收支对抵,年终结余10630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24年全区“三保”需求数147572万元,其中:保工资101201万元、保民生44882万元、保基层运转1489万元。我区预算安排“三保”支出151116万元,其中:保工资100639万元、保民生48895万元、保基层运转1582万元。全年“三保”支出预计完成151116万元,其中:保工资100639万元、保民生48895万元、保基层运转1582万元,严格落实“三保”支出保障责任。

  2.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89560万元,完成预算的157.6%,加上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补助收入95977万元,调入资金10069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6305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41251万元,扣减还本支出8766万元,收入总计48177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完成324646万元(含上年结转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调出资金72326万元。收支对抵,政府性基金结余84802万元(主要为政府专项债券结余)结转下年使用。

  (二)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区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2024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745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800万元;可用财力305768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305768万元。预算执行过程中,因收支情况发生变化,经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2625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400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支出预算547510万元。

  2024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249150万元,完成预算调整的94.9%,下降7.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77600万元,完成预算调整的95.8%,下降8.4%。

  区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77600万元,加上预计上下级财政体制结算净补助5911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51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10540万元,收回部分上年结转资金4500万元,调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4136万元,调入政府性基金72326万元,区本级预算内总财力为432733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45792万元。总支出减去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27343万元,加上补助四个乡镇支出3654万元,区本级财力支出422103万元,收支对抵,年终结余10630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89560万元,完成预算的157.6%,加上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补助收入9597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6305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41251万元,调入资金100696万元,扣减还本支出8766万元,收入总计481774万元,减去补助下级支出5259万元,区本级可用政府性基金476515万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完成319387万元(含上年结转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调出资金72326万元,收支对抵,政府性基金结余84802万元(主要为政府专项债券结余)结转下年使用。

  3.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计完成104136万元,完成预算的94.1%,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4.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46342万元,完成预算的95.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完成39821万元,完成预算的101.8%。

  以上数据在2024年决算编制中还会有所调整,待决算编制完成后,再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批。

  (三)2024年区本级债务情况

  根据省财政厅文件精神,2024年下达我区政府债务限额为184102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6992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571095万元。具体如下:

  通过再融资债券置换到期政府债券76792万元,其中:一般债券21095万元,专项债券55697万元。

  收到省财政厅下达新增政府债券7994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9343万元,专项债券60597万元。

  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区政府债务余额181771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68940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548778万元。

  (四)2024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1.聚焦综合施策,广开渠道增保障

  (1)多方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加大与税务部门沟通协作,加强税收收入分析,加大信息沟通、数据共享,合理预测收入,严密监控重点税源,凝聚税收征管合力,挖掘潜在税源点,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确保及时足额入库。加大闲置资源盘活力度,全力挖掘非税收入潜力。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政策支持,全年争取上级资金5.69亿元,同比增长7.8%,有效缓解财政压力,支持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对低效无效资金和沉淀资金及时按程序收回,盘活存量资金0.94亿元。

  (2)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做好做细政府债券申报工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4.13亿元,有效缓解沟头、万达南等片区项目资金压力;新增一般债券资金1.05亿元,加快道路、学校和排涝工程建设进度,助推城厢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接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授信,成功发行区城投集团第二笔企业债券,保障全区重点项目攻坚建设。围绕城厢区域特色亮点,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53亿元,加快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3)优化国有资产配置。积极盘活全区存量资产,全力推进安置房处置及欠款清缴工作,成功收缴安置房欠款5000多万元,公开处置剩余安置房约6100多万元。打造“资产盘活+产业发展”双赢模式,公开转让两宗国有集团企业持有的厂房约8000多万元,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平台系统,将企业所持有的安置房、写字楼等资产全部纳入平台,完善企业对资源的整合需求,实现对国有资产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控,增强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实现资产可视化、集约化、精细化管理。

  (4)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聚焦2024年债务率目标控制线,通过做小分子、做大分母这两方面着手,积极统筹各类资金资源资产,综合运用土地出让、税收挖潜、存量资产资源盘活等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壮大财政收入,确保最大限度降低债务率。加强全口径债务统计监测和分析,开展债务风险预警通报,压实债务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全力化解政府债务。全年化解政府债务规模14.84亿元,其中:隐性政府债务6.28亿元、法定政府债务8.56亿元,政府债务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2.聚焦科学理财,想方设法强管理

  (1)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出台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制度文件,要求各单位崇尚简朴、厉行节约,将节省出来的资金用于保民生、促发展。将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推动节约型政府建设,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对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等支出一律按5%压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每笔资金都花在刀刃上。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确保“三公”经费逐年只减不增,在资金使用上更加精打细算,更好地集中有限财力支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2)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切实将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放在各项财政支出的首位,依托财政“三保”监控系统,确保“三保”支出序时,落实支出责任。按照上级全面实施“三保”专户管理制度的要求,4月1日起正式启用“三保”专户,优先保障“三保”专户库款资金。严格落实“三保”支出标识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财政运行监测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确保“三保”不出问题。全区“三保”支出完成15.11亿元,其中:保工资10.06亿元、保运转4.89亿元、保基本民生0.16亿元。

  (3)切实履行财会监督主责。扎实推进财经纪律重点问题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重点聚焦财税政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对工业和信息局等4家单位开展2024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重点关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等相关问题,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内控制度不健全、费用支出不规范、报销手续不全等15个问题,要求被检查单位及时予以整改到位,进一步规范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

  (4)不断强化预算一体化管理。牢固树立预算管理“一盘棋”思想,严格贯彻落实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监控。加强与各预算单位的沟通,提高各项收入和支出科目的预算精准度,提高预算编制质量。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总会计核算和单位会计核算等模块工作,有效提升一体化系统单位会计核算的水平。以一体化大数据为基础,完善库款管理、中央转移支付重点项目和“三公”经费使用等监控预警,切实提升财政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分析应用。

  3.聚焦增进福祉,千方百计促民生

  (1)促进社会保障持续发展。拨付资金53479万元,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160元。拨付资金14454万元,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支持力度。拨付资金7194万元,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等制度。拨付资金1429万元,加大残疾人生活困难补助,增强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拨付资金5834万元,保障优抚拥军等群体的各项待遇落到实处。拨付资金2077万元,支持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2)促进公共事业健康发展。拨付资金17373万元,加大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保障力度,保障教师享有的工资福利。拨付资金1912万元,支持顶墩实验学校、第五实验小学等多所城乡学校和幼儿园建设,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拨付资金6071万元,落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生均公用费用保障。拨付资金707万元,持续完善扶困助学机制,加大对困难学生补助力度。拨付资金4357万元,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拨付资金180万元,支持文化、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拨付资金13605万元,推进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支持东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拨付资金8383万元,加快污水项目建设,加大黑臭水体及河道整治力度,加强城乡垃圾治理。拨付资金7761万元,支持G228线道路提升、农村公路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拨付资金279023万元,推进万达南、月塘南等片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外贸集资房等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拨付资金4686万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促进平安城厢稳步发展。拨付资金1868万元,保障扫黑除恶、食品安全、道路安全等专项行动顺利开展,支持综治视频改建、高清视频探头建设和过保视频探头维护等工作,提高公安、道安、司法等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安定。拨付资金2042万元,加大粮食和成品油储备资金投入力度,推进智慧粮库建设,提高粮食应急储备能力。拨付资金1801万元,支持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小型消防站建设,进一步提高应急防范能力。

  4.聚焦提质增效,持之以恒推改革

  (1)持续提升财政评审水平。严格执行财政投资评审复核制度,采取全面复核审查的方式,将评审依据、评审程序、评审认定等作为复核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严把审核关,做到“管理有序、服务有力、把关有度、审核有效”,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更为合理规范。健全审价机构备选库,强化中介助审机构管理,促进社会中介机构的优胜劣汰,切实提升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水平。全年评审政府工程项目101个,送审金额65.12亿元,核减金额3.27亿元,核减率5.02%。

  (2)营造公平政府采购环境。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程序,推进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政府采购效益,提升政府采购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加强政府绿色采购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绿色低碳产品,助力绿色经济发展。落实中小企业激励措施,降低参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规范投标保证金,营造公平参与的政府采购环境。全年预算采购金额2922万元,节约金额284万元,节约率9.72%。

  (3)有序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以全面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逐步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事中评价、绩效自评等全流程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对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双跟踪,切实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实现绩效管理跟踪全过程。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挂钩,形成“花钱必问责、无效必问责、低效多压减、有效多安排”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4)全面深化非税票据改革。持续优化系统模块功能,积极推进与预算一体化衔接应用,规范财政电子票据核销流程,提升财政票据管理效能。推动融入“数字福建”统一政务服务体系,深化财政电子票据查验、报销应用。进一步加强与部门业务的改革联动,实现相关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财政电子票据多场景应用。通过媒体等多渠道广泛宣传,主动上门对接指导用票单位,积极开展旧版票据清理核销工作,深化财政电子票据社会化应用,相关工作被省财政厅发文通报表扬。

  各位代表,在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财政运行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基础仍不牢固,收入新增长点培育成效有待提升;减收增支压力更加凸显,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三保”压力和债务风险仍需密切关注。对此,我们将深入研究,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和委员的宝贵意见建议,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25年预算草案

  2025年,全区财政部门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服务城厢高质量发展。

  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财政收支情况,2025年主要预算指标编列如下: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代编预算为314000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600万元,同比增长2.4%。根据上下级预算管理体制测算,加上上下级财政体制结算净收入、收回部分上年结转资金、调入稳定调节基金等,预计全区总财力451889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451889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全区安排“三保”支出155039万元,其中:保工资103369万元,保运转762万元,保基本民生50908万元。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算为2530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81000万元。根据上下级预算管理体制测算,加上收回部分上年结转资金、调入稳定调节基金等,预计区本级预算内总财力440367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440367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2464万元,加上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补助收入218045万元,调入资金76400万元,新增政府专项债券资金400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366909万元,减去政府债券还本支出5523万元,收入合计361386万元,全年可用政府性基金361386万元。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61386万元。

  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892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78920万元。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50574万元,增长9.1%;安排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41886万元,增长5.2%,当年社保基金结余8688万元。

  为圆满完成2025年预算任务,全区财政部门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多措并举,健全财政保障体系,形成经济良性互动凝聚力

  1.强化财政收入征管依法依规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协同税务征收部门沟通联动,加强税收收入形势研判,做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要税种的征收管理,加大对欠税企业清理力度,努力挖掘税收收入增长潜力,坚决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加强剩余安置房和车位处置力度,大力挖掘非税收入潜力。持续深化税源培植,积极落实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规范政府债券资金管理,加快政府债券的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方位和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等领域融资持续发力。认真分析政策资金方向,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对我区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推动区国投集团2A信用评级,做大做足项目“资金池”,增强政府债务偿还能力。做好项目储备,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完善政府债务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规范举债行为,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

  3.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坚持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厉行节约,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三保”底线思维,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中的优先地位,切实兜牢“三保”底线。落实好财税支持政策,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认真落实财政应急救灾预案,加强救灾资金管理,对救灾资金开设绿色通道。对暂付性款项进行清理,加大财政专户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把绩效评价结果做好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压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

  (二)统筹聚焦,发挥财政资金合力,增强民生社会事业保障力

  1.推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持续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力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加大对各类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补助力度,加快推进区福利中心建设。落实优抚对象、残疾困难人员等相关政策,持续做好拥军优属和扶残助残工作。推进健康城厢建设,支持“一所三中心五院”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提升,提高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2.提升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按照“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加大教育事业资金保障力度,支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坂头西小学等多所学校新改扩建,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整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推进教育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教师生活待遇政策,进一步改善教师生活待遇。加大完善科技基础设施支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健全文化体育队伍,丰富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支持文体繁荣惠民。

  3.加大重点项目资金筹集力度。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重要理念,支持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和东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支持屿上、万达南、钟潭工艺小镇等新区建设,推进文献北、月塘南片区综合开发,加快老旧小区升级改造。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稳步推进城乡全域垃圾分类。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市政道路公共停车位等项目建设,完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支持十八张厝特色街区风貌提升改造,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历史建筑活化利用。

  (三)创新驱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向心力

  1.加大财会监督检查力度。结合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多形式开展财会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聚焦收入、暂付款、专户资金等重点领域,加强常态化风险防控。持续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做好2024年度决算和2025年度预算公开工作。紧盯薄弱环节,健全各预算单位实体账户定期检查制度,强化涉企资金补助项目监管,防止出现资金虚报冒领等问题。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坚持边查边改、即查即改,加快补齐短板、堵塞漏洞,从制度层面防止类似问题发生。

  2.深化数字财政体系改革。加快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一期功能改造和二期新增功能建设,加快财政业务系统整合融合步伐,推进系统功能由财政业务为主,向支撑业务运转、数据治理、辅助决策转变,实现财政数据有效共享、高效聚合和深度拓展。全区财政数据“大集中”,全区财政管理“大监控”,力促财政资金流向全透明、财政审批资金全明晰。通过加快数字财政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比对等技术手段加强财政管理,实现“以数聚财”、“以数理财”、“以数助管”、“以数辅政”。

  3.开展基层调研联系点联动工作。通过建立省财政厅基层调研联系点,实时了解财政实情,及时掌握第一手财政资料,推动财政政策研究开展,服务好全区财政改革。通过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座谈研讨等多种方式,反映基层财政改革发展的真实情况,总结基层财政改革发展的典型做法,梳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分析当前财政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存在风险,及时上报省财政厅,争取获得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

  各位代表,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建议,守正创新、奋发进取、提质增效,全力完成明年财政发展目标任务,在建设“山水格局、人文宜居”新城厢中贡献新的财政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