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织纹螺、河豚和野生蘑菇中毒的消费警示
时值春夏季节,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和生命安全,特就预防织纹螺、河豚和野生蘑菇中毒,向公众发布消费警示如下:
1.河豚又名“钝鱼”、“气泡鱼”等,肉味鲜美,但是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有河豚毒素,0.5毫克便可致人死亡,尤以卵巢毒素最强并较为稳定,即使经过炒煮、盐腌和日晒等也不能破坏。中毒后症状一般会在食后30分钟至5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以及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然后四肢肌肉麻痹以致身体摇摆、行走困难、言语不清、呼吸衰竭等,可导致死亡。
2.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其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前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3.野生蘑菇种类繁多,有毒蘑菇与无毒蘑菇难以辨别,为预防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生,切勿私自采摘野生蘑菇,不购买、不食用不明菌菇类产品。
莆田市城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切勿心存侥幸食用河豚鱼、织纹螺和不明野生蘑菇,消费者一旦发现违法生产经营上述产品的行为,应及时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查处。
莆田市城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宣)
202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