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韩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进耕地流转助力复耕工作的建议》(第20244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政策扶持体系”的建议
1.出台惠农政策。一是积极培育专业服务主体。支持30亩以上粮油类区级农民合作社优质社、家庭农场优质场,每个补助不超过10万元;区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每个补助不超过50万元。二是规模种粮补贴。省级对规模种植早稻并连作晚稻3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每亩奖补200元。市级对规模种植达20亩以上的,对早季沿海旱地和山坡地规模种植早甘薯、大豆、玉米、旱稻等粮食作物,每亩予以补贴300元;对山区规模种植中稻、甘薯、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每亩予以补贴300元;对晚季和秋冬季规模种植晚稻、再生稻、甘薯、马铃薯、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每亩予以补贴300元;对规模种植大豆、晚稻和秋冬种马铃薯20亩以上的新型经营主体,在每亩上述种粮新型经营主体补助300元的基础上,每亩再叠加补助300元。根据财力予以保障。叠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助100元/亩。三是撂荒耕地复耕种粮。对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复垦10亩以上,种植不少于一季粮食作物且平均亩产不低于上年当地平均亩产90%的,每亩给予叠加复耕补贴600元。根据财力予以保障。在此基础上,对山区地区集中连片土地流转20亩(含)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以奖代补”的形式,市财政给予每亩150元的奖励,区财政配套奖励每亩150元。
2.推广农业保险政策。水稻种植完全成本保险、水稻种植(物化)保险、马铃薯种植保险、玉米种植完全成本保险、玉米种植(物化)保险和油菜种植保险保费分别为30元/亩、15元/亩、50元/亩、40元/亩、20元/亩、12元/亩,中央、省、市、区财政补贴为35%、35%、5%、5%,农户承担20%。
3.加快推动金融创新。协同城厢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积极向农民群众普及金融知识,依托桂圆、枇杷、水产养殖等产业,推广惠农E贷、农户专属经营性贷款等金融产品,通过信贷支持、资金捐赠等方式,为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铺出一条好“钱”景。
二、关于“加强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
1.完善人员配备,明确职责。我区已逐步建立了区、镇街、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区、镇(街道)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村配备村级土地流转信息员,专门指导土地流转工作。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定了《城厢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指导意见》《莆田市城厢区农业农村局 莆田市城厢区财政局关于印发2024年稳定粮油生产十条措施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推广使用《农村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和《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合同》等规范性合同范本,制定了工作职责、土地流转程序、信息收集发布、合同鉴证等制度和工作流程,引导当事人参照合同示范文本订立合同,并做好相关使用宣传和档案管理等工作。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全国农村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备案土地流转出租合同25份,流转面积5671.36亩,涉及工商企业8家,平均流转价格254.63元
3.建立监管机制,分级审批。我区出台了《城厢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办法》等相关文件,建立了区、镇街分级审查审核制度和备案制度。通过备案审查准确掌握工商资本租地情况,更好实施监管。建立了租赁农地风险保障金制度,用于防范承包农户权益受损及承担违约责任等。
4.推行土地预流转,激发活力。各镇(街道)在土地流转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把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作为先决条件,切实保障农户承包期内土地长期不变的权益;按照“自愿、依法、规范、有偿”的原则,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集中“预流转”过来,统一对外招商选商,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的经济利益。
5.试点先行,妥善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制定了《城厢区“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作为城厢区推行“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镇,灵川镇全面查找辖区内闲置、撂荒土地及细碎化农田,坚持分类施策,在保障小农户权益前提下发展适度规模种植经营,投资1100万元把永久性基本农田40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提升农田的灌溉、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农业加速迈向规模化、现代化。灵川镇对耕地性质进行全面摸查,将这些耕地分两类管理,对于继续耕种的农户可优先在“大田”选取位置地块作为“自种田”;将不再耕种的农户承包地列入“流转田”,由种植大户承租,每亩田租从200元提升至800元以上,租金溢价率300%。目前,该镇已有4000亩耕地完成承包种植。东海镇创新实施土地置换模式,通过农户双方自愿“互换并地”,一体推进零星地块整合和空间置换腾挪,成功将首批零碎荒地671块小田共533亩连片盘活,打造莆田市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目前,东海镇已完成“小田并大田”改造1449.5亩,多余的田埂和废旧沟塘得到复垦,新增粮食播种面积 149.35 亩,种植面积溢出28%。
三、关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全省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亩均从2019年的1600元提升至2023年的2400元、2024年的2760元,现今亩均标准提至不低于3000元,城厢区财政配套均按要求同步配套到位。2019年至今,全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569.53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7299万亩。2024年3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通知》(闽农建函〔2024〕152号)文件,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区也在积极探索参建模式,结合镇村实际,鼓励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建设、管护等环节。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落实推进耕地流转助力复耕工作的建议,推动农田小块并大块、三角变方块,促进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领导署名:肖建耀
联 系 人:姚荔明
联系电话:13959521462
莆田市城厢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