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在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来源:本网 时间:2014-10-02 15:18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一建设标准,对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至关重要。在综合现有相关行业标准、部门标准的基础上,《规划》提出,要重点围绕农田土地生产能力、灌排能力、田间道路通行运输能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能力、机械化水平、科技应用水平、综合生产能力、建后管护能力等建设内容,结合农作物区域规划、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的基础性、通用性技术要求制定国家标准: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要求,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针对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的利用和评价,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对需要在行业内规范和细化的技术要求,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制定行业标准。同时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地方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充分考虑行业和地区的差异,做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上下结合、相互衔接。

  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目标,《规划》主要提出了8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整治田块,提高农田平整度,促进田块集中,优化农田结构布局;二是改良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改善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三是建设灌排设施,改善农田灌排和集蓄水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旱涝保收能力;四是整修田间道路,提高田间交通配套水平,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覆盖率;五是完善农田防护林网,提高农田水土保持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田生态条件;六是配套农田输配电设施,提高用电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电力保障能力;七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健全农田监测网络,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八是强化后续管护,明确管护责任、完善管护机制、健全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资金,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