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PT03102-0300-2018-01136
  • 发文机关: 城厢区发展和改革局
  • 成文日期: 2018-03-12
  • 发文字号: 莆城委办〔2018〕3号
  • 标    题: 城厢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办公室 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厢区贯彻落实建设美丽莆田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18-03-13
  • 有 效 性: 有效
城厢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办公室 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厢区贯彻落实建设美丽莆田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莆城委办〔2018〕3号
时间:2018-03-13 18:16

莆城委办〔20183

 

 

 

(街道)党委(党工委)、人民政府(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

经研究,现将《城厢区贯彻落实建设美丽莆田2018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办公室  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312    

 

城厢区贯彻落实建设美丽莆田2018年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的目标任务,持续推进美丽莆田建设,加快实施九大专项行动,奋力实现“赶超”目标,着力实现“打造人文宜居新城厢,建设美丽莆田先行区”目标上新台阶,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产业转型、跨越赶超为主线,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开创“打造人文宜居新城厢,建设美丽莆田先行区”新局面。

(一)十个预期性计划指标

1.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预期414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1.5%17%

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0%,预期370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9.7%,预期325亿元。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5%,预期246亿元。

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1.5%,预期62.7亿元。

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3%(按验资口径),预期6500万元。

7.财政总收入增长15.3%,预期36.6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8.5%,预期25.2亿元。

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

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控制在3%左右。

(二)十个约束性计划指标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率95%以上。

2.耕地保有量不低于市下达指标。

3.主要河流木兰溪Ш类水质比例,木兰溪达到83.3%以上。

4.森林蓄积量75.89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1.16%

5.城市优良空气天数比例不低于95%

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8%

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完成市下达任务。

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完成市下达任务。

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市下达任务。

1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市下达任务。

(三)5个产业集群赶超指标

1.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0%以上。

2.鞋服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5%以上。

3.工艺美术产业集群,产值增长20%以上。

4.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0%以上。

5.建筑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6%以上。

二、行动任务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重点抓好30个重大攻坚项目、15项重点工作,着力打好“重大风险防范、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实现城厢区更高起点、更高目标的跨越发展。

(一)全面对接落实五大品牌

1、助力提升工艺美术国际品牌:依托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和国有银行高端资源,建立工艺美术产业研发设计院和国家级质量检测鉴定中心。突出实施工艺美术产业提升工程,依托市博物馆、油画城,在其周边规划工艺美术展销中心,着力打造集创意、设计、定制、展销于一体的莆田工匠精神精品展示区。着力推动大工美跨界融合营销平台运营,打造工艺美术跨界品质营销联盟。

2、助力提升绿色食品国际品牌:支持亚明食品、台兴食品、诚味食品等龙头企业抱团开发品牌、成立营销联盟、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和运用,构建高质量绿色食品产业体系。推进华亭2500亩省级桂圆产业园、常太生态果园等生态园建设,加快实施利农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初步建立食品追溯体系。

(二)持续推进九个专项行动

1、绿色产业专项行动

1)绿色产业(一产)专项行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主要预期目标是: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0.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0.5亿元,增长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750元,增长13%左右。

加快推进华亭花卉世界二期、利农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等现代农业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推进19个市级“幸福家园”试点村建设。实施精准扶贫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扶贫农场建设,巩固扶贫成效。优化发展生态畜禽养殖,推行环保养殖技术,打造天怡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扩大温氏(莆田)公司生态养殖示范区。加快建设速生丰产林、毛竹丰产林、种苗和花卉基地,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增强单位面积森林固碳能力。实施东圳水库退果还林850,实施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项目,全年完成1500亩商品林赎买并进行林分改造,提升林业规模效益。持续创建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2)绿色产业(二产)专项行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持续实施工业“三转一市”,深入开展“五换三名”,全年力争实现“个转企”35家以上、“小升规”20家以上、“规改股”3家以上及企业挂牌上市1家以上,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0亿元,比增1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亿元,比增9%

推动华源纺织城、三利谱、艾力艾鞋业等重点项目投产,加快煌铭鞋材、新力达鞋业、郭氏鞋业等13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推动溢通环保、锐马电气、福吕家具等项目开工建设。依托华林鞋艺小镇建设,围绕“一心两廊三区”,加快华林智汇电商城进度,整合现有鞋业企业资源,打造全国重要的运动鞋生产制造、定制设计研发及时尚鞋艺展销基地;依托纳云川新能源项目,落地汽车超市、共享汽车、出行科技等运营总部,努力引进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零配件制造(含三电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滨海新能源产业园;依托深圳三利谱宽幅偏光片生产线项目,对接晶元体、封装等项目,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依托赛博思钢结构项目,加快其下游墙体新材料等产业的配套布局、招商,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依托辖区汽贸汽修资源,结合市驾考场及汽车检测年检中心搬迁,打造集汽车整车销售、零配件产销、保养维修及缴税、上牌一条龙代办等功能于一体的西许汽贸城。

3)绿色产业(三产)专项行动。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战略,深入推进商贸服务业“三转一市”,培育壮大平台经济,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力争全年实现“个转企”45家以上、“小升规”70家以上、“规改股”1家以上,电子商务限上交易额增长40%以上,商贸业限上商品销售额增长2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9.5亿元以上。

加快电商小镇建设,扶持壮大腾讯企点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对接莆田跨境电商通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第四方公共物流服务平台和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推动联发莆田电商城竣工,重点加快电商未来城创业孵化基地、华林国际电商城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大工美跨界融合营销平台运营,促进电商总部企业集聚发展。推动筷云科技、中电海西(莆田)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项目招商、落地、开工建设。启动莆田西文创城、电商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前期规划。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重点建设联创休闲娱乐一条街等一批特色街区,积极引进苏宁生活广场项目,推动文献步行街广场开业运营。持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2、全域旅游专项行动

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支持产业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促进旅游消费升级,着力把城厢区建设成为“福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及莆田市的“旅游接待中心、城市游憩休闲中心、海丝沿线国家佛教文化中心”。

提升发展文创旅游,加快开发木兰溪两岸旅游开发建设,重点推进木兰陂公园建设。推动广化寺文化名胜区、城厢区环山旅游路(天龟路)沿线配套等项目开工建设,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和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石梯寺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项目竣工。提升凤凰山公园、天马山公园、南湖公园、木兰陂公园、九龙谷、绶溪公园、美丽岭下、马院人家等景观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深入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抓好5大产业融合,打造2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全区实现接待游客总量超820万人次,比增20%;旅游总收入超86亿元,比增21%

3、开放创新专项行动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改革创新为主线,大力支持创业创新,建立符合发展新理念的服务机制,加快营造与我区发展相适应的营商环境,推动形成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深化“放管服“改革,广泛运用“双随机”、“互联网+”等监管方式,建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实现政府行政效能的提升和企业运行成本的降低。加快推进数字城厢建设,推进电子证照同步生成工作,实现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常态化,“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超过95%。完善我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努力争创“信用城厢”。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创新“互联网+人才”服务模式,落实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规定。

4、生态文明专项行动

主动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相关改革任务,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区域空间格局初步划定,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协调机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机制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推动全区生态绿心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落实。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推动全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施方案落实,逐步建立全区自然资源数据库。同步全区推进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核算工作,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5、城乡建设专项行动

开展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建设美丽莆田·城乡建设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有效提升城市承载力、包容度、宜居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厢。建成16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供水管网漏损率达到20 %以上,44个行政村完成垃圾治理提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9%以上。

深化木兰溪两岸城市设计,推动广化寺、延寿、沟头等片区控规编制工作。持续推进“三改一拆”工程,加快实施万达南、坂头东、莆田西、三柴油、油画城、泗华孔里、延寿、珍奥核酸、侨雄等一批旧片区、旧村庄、旧厂房改造。大力实施市政道路“5433”贯通工程,扎实推进八二一大街、延寿路、学园路、肖厝路、顶黄路等5条“断头路”延伸工程,启动月塘、新塘、兴安、梅山等4个旧区“微循环”改造,加快建设滨溪北路、滨江北路、广化路等3条城市主次干道和洋西、莆田西、泗华滨溪等3个新区周边配套道路。

6、基础设施专项行动

加快实施综合交通工程、水利设施提升工程、电网设施提升工程、信息基础提速工程四大工程,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新建农村公路10公里,危桥改造1,安保工程10公里。

加快联十一线、木兰大道、滨海大道等国省干线城厢段项目和福厦客运专线、灵华线建设,实现笏枫公路改扩建工程完工通车,开工建设龟山路、九华路,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7、民生改善专项行动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事业短板,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建设教育强区,严格落实贫困退出机制,巩固扶贫成效,推动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一批扶贫脱贫、教育强区、健康城厢、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民生改善项目,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2个,教育强区提升工程7个,健康城厢提升工程11个,社会保障提升工程3个,食品安全提升工程2个项目。完成30家村卫生所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新增学位2000个,新增就业2600人,全区常住人口千人均床位数达到8.3张。新建11个农村幸福院。

8、文化繁荣专项行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产业,不断夯实文化根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

办好第五届佛教论坛,助力提升节会内涵和城市影响力。举办城厢“妈祖缘?同胞情”两岸书画精品大巡展活动。推进区文化馆争创国家二级馆。充分挖掘莆阳人文内涵,保护利用一批历史文化名街、名村和传统古部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开工,推进104个村、16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9、社会治理专项行动

着力推进全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全区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组织实施全域平安创建、社会和谐建设、基层治理提升“三大工程”,着力落实“三个五项目”(即全域平安工程“雪亮工程”、安全生产综合信息中心、邮政安全中心、食安视频监管中心、交通秩序立体查纠技战模式;社会和谐工程大调解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特殊人群心理辅导中心、青少年成长综合服务体系、规范运行群众信访接待中心;基层治理工程网格(综治)中心、善治示范村(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平安志愿“社会化”机制、养老信息化平台试点);建成20个基层善治示范村(社区);培育发展200名星级矛盾纠纷调解员等社会治理创新任务。

(三)着力抓好30个重大攻坚项目及15项重点工作

强化项目带动,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重点抓好30个重大攻坚项目,推动城厢区农村污水处理(一期)等项目竣工,加快莆田木兰溪防洪工程华亭段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洋西片区地块A安置房等项目开工建设,启动延寿村整村改造等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15项重点任务。

三、保障措施

(一)层层压实责任。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统筹推进行动计划各项工作的落实。对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要进行项目化、责任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进度。各牵头单位要把行动计划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形成项目攻坚、示范亮点、制度成果类任务倒逼的责任体系。

(二)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推进融资创新,吸引和扩大社会投资,为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提供资金支持。要落实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开通绿色通道,主动靠前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征迁、前期手续办理等问题,确保项目加快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发挥效益。

(三)强化监督管理。认真对接《莆田市城厢区贯彻落实<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实施方案》,建立美丽莆田建设工作动态管理和监督制度,统筹做好组织实施、日常调度、跟踪检查工作。要实施正向激励机制,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给予表扬激励。对落实不力、进度滞后的,要启动问责或岗位调换,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工作机制。

 

附件:1.厢区贯彻落实建设美丽莆田201830大重点征

         迁攻坚项目表

       2.厢区贯彻落实建设美丽莆田201830个重大攻

         坚项目表

       3.厢区贯彻落实建设美丽莆田2018年重点工作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