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pt03123-3000-2008-00031
- 发文机关: 城厢区卫生局
- 成文日期: 2008-10-30
- 发文字号: 莆城卫〔2008〕77号
- 标 题: 关于办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日期: 2008-10-30
- 有 效 性: 有效
莆城卫[2008]77号
关于办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区府办:
贵办转来的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6号代表建议《关于实施“卫生惠农工程”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广大农民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国家卫生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完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两个体系,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了我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一是农村卫生网络进一步健全。市2005年“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和村卫生所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我区得到落实,全区11个空白村卫生所全部落实乡村医生及服务场所并实现达标;完成乡村医生的评选、审查、公示和确认工作,确认208名村医符合乡村医生津贴补助发放标准,真正补牢农村卫生网底。二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在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没有坐、等、靠,而是迎难而上,想方设法争取项目资金,2005年以来,经我局多方协调,华亭镇卫生院、灵川镇中心卫生院、常太镇卫生院分别被列入全省“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争取专项资金90万元。先后对3所乡镇卫生院的危旧房屋进行了新(扩)建,全区卫生院业务用房总面积已达到17017.3平方米,比2002年增长28.8%。三是农村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区于2003年年底完成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等收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任务,理顺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全区85.2%的村实行了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并于去年组建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直报工作,初步建立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监测信息、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五大体系,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人间禽流感、霍乱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四是农村预防保健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疫苗接种率均达98%以上,疫苗针对传染病呈下降趋势;碘缺乏病、血吸虫等地方病防治监测工作得到巩固;全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人民群众健康指标持续提高,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预防接种智能化管理,于2004年全区全面实行儿童计划免疫规范化接种门诊,计划免疫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成为全省的示范区。全区三个卫生院于去年分别被市卫生局评为预防接种示范门诊和规范化门诊;华亭镇卫生院去年获得全市乡镇卫生院计划免疫工作评比第一名,还被列为农村药品“两规一统”工作试点单位。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疾控机构计划免疫工作评比第一名。五是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区卫生局先后组织在岗医务人员全员培训200多场次;组织、协调莆田学院举办5期乡村医生规范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35名;鼓励大批乡村卫生技术人员通过自学、成人高考等形式取得专业学历和高一级学历,先后选送29名医务人员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今年,一要继续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筹集红十字会慈善基金,建设东海镇博爱卫生院、霞林街道博爱卫生院及乡村博爱卫生所,完成灵川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和华亭镇卫生院综合病房楼的改扩建。二要加快推进农村药品供应“两网”建设,创建“两网”建设示范达标县(区)。三要结合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专项整治活动,强化监督,严厉打击农村游医、非法行医行为。
负责人:张志斌
联系人:林其委
联系电话:2690494
莆田市城厢区卫生局
二ОО八年六月十八日
抄送:存档(2)。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29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