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PT03901-1100-2022-00015
  • 发文机关: 龙桥街道办事处
  • 成文日期: 2022-07-20
  • 发文字号: 莆城龙办〔2022〕49号
  • 标    题: 龙桥街道殡葬领域重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 发布日期: 2022-07-20
  • 有 效 性: 有效
龙桥街道殡葬领域重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莆城龙办〔2022〕49号
时间:2022-07-20 15:44

 

 

 

 

 

 

 

莆城龙办〔2022〕49号

 

 

龙桥街道殡葬领域重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各村(居)、各殡葬服务机构:

为提高殡葬服务机构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的反应能力和防御水平,避免或尽可能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殡葬服务机构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辖区内各殡葬服务机构工作参照此预案执行,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贯彻落实到位。

一、总则

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地质灾害能力,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本单位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地质灾害处置规定》、《莆田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

二、方针与原则

(一)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预防为主、及早发现、有效处置”的安全应急处置体制,严格落实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指挥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态,减少社会影响。

(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遵循“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村(居)各殡葬服务机构要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以街道为主,上级民政部门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和现场指挥机构。各村(居)委会要落实好属地责任,切实督导殡葬服务机构落实安全工作。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从源头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先、依靠科学、依法处置、公开透明、群防群控的原则,切实做好殡葬服务机构安全防控工作。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街道民政依据“分级响应、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指挥下,协调、管理所属殡葬服务机构开展安全生产有关工作,将预案和指挥配置上报区民政局,并配合街道落实安全生产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安全工作情况。殡葬服务机构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将工作压紧压实,杜绝麻痹大意思想。

现场处置。街道负责协调消防部门和属地医疗机构相关医护人员,针对现场发生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后勤救护。街道负责协调相关部门,民政办、殡葬管理单位负责人担任联络员,负责做好发生事故殡葬服务机构人员秩序,做好医疗、生活物资保障,协调车辆调度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

(一)预警制度。发挥本级应急联动中心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骨干和枢纽作用,同时要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按主要负责人负责制,指定专门负责人、联络人,确定联络报告方式,以及有危险区范围的作业班组人员作为监测信息报告员,形成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二)巡查制度。街道各殡葬服务机构应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查,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要及时发出预警,划定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应急对策,组织人员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选定的避险点和撤离路线要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紧急避险万无一失。

(三)速报制度。地质灾害发生后,殡葬服务机构必须立即向属地村(居)委会和街道民政办报告初步灾情,并迅速组织调查灾害原因。发生大型以上地质灾害的,向相关部门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位置、时间、伤亡人数、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成因、发展趋势、已采取的防范和救助措施等。

速报的内容: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影响范围及采取措施、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要增加伤亡和失踪的人数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时限要求:出现地质灾害并核实后,应在1小时内速报相关部门。

(四)救援机制。民政办上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协调所在地医院负责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做好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协调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和卫生安全检测设备的紧急调用及卫生监督工作,预防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实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根据需要提供技术支持。

(五)交通机制。由殡葬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协助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

(六)保障机制。殡葬服务机构管理物资人员牵头协助做好避灾和受灾人员的临时安置工作,妥善安排生活,做好救灾款物的分配和发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建立突发地质灾害保险机制,督促有关单位及时做好理赔工作。

 

 

 

           城厢区人民政府龙桥街道办事处

                                  2022年7月12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