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贤良港古称“黄螺港”,其天后祖祠坐落于妈祖诞生地——湄洲湾北岸山亭镇港里村,与湄洲岛隔海相望,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贤良港天后祖祠建筑群,由东西辕门、三大门、拜亭、正殿、后殿、左右厢房、左右钟鼓楼等组成。正殿为抬梁式歇山顶制式,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飞檐翘角,金碧辉煌。殿内高悬“灵昭海表”等匾额,正中央供奉宋代木雕妈祖神像,珠冠龙袍,端庄慈祥。据《敕封天后志》载:“世传祠内宝像,系异人妆塑,各处供 奉之像,皆不能及”。殿前照壁,则挂明代刑部尚书林俊撰写的《族范》。
后殿为林氏宗祠。据《西河林氏族谱》载:居住忠门贤良港的林氏家族,绝大部分为九牧林六房林蕴的后裔。林蕴,唐名臣林披第六子。贞元四年(788 年),考取明经进士,官授西川节度使推官。后来韦皋死,刘辟代之谋反。他晓以大义,反复切谏。刘辟不听,械于狱,欲杀之。就刑时,林蕴大呼:“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刘辟惜其耿直,舍之。及后刘辟事露,林蕴名节扬于京师。其后裔受封莆田,立碑:“一门忠烈”,此即忠门地名由来。
从此,林蕴家族繁衍于忠门。《天后志》有记,妈祖曾祖父“保吉公弃官隐居贤良港”。五代时,妈祖之父官授湄洲都巡检司,宋建隆元年(960年)
据史载,天后祖祠始建于宋代,元未明初遭劫垣坏。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地方官上奏,朝廷钦命太监整修致祭。清顺治十八年(1661 年),福建沿海截界迁民,贤良港林氏族人被迫携带妈祖神像内迁涵江定居。康熙二十年(1681年)复界,遂迁回旧居,重建毁坏宗祠,迎回列代祖先及妈祖神 位。如今,天后祖祠保存有敕封天后祠直匾,清代奉旨春秋谕祭牌,《历代褒封徽号》、清乾隆五十一年《重建天后祠记》、《历朝褒封徽号》等碑刻,《敕封天后志·天后本系世系考》,《天后志·贤良港祖祠考》等,均具较高文物和艺术价值。
祖祠右侧则是妈祖祖厝(如图),系妈祖曾祖父告老隐退所建。庭院开阔,主堂古色古香,书斋、厢房、花园、梳妆楼等幽静雅致。2010年,祖厝北侧祖祠 山又建立一尊青年妈祖林默石雕像。她基高2.8米,寓意在世28个春秋;底座高3.23米,寓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