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年,在经济大环境严峻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困难中潜伏希望,挑战中蕴含机遇。不久前召开的城厢区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提出了要求:全力抓好当前工作,主动对标、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创新驱动增强竞争力
9月9日,城厢区华源工贸增资扩产项目——华源纺织城项目施工现场,1号和2号厂房建设紧锣密鼓,钢结构雏形已基本形成。天气虽然炙热,但工地上仍一片繁忙。据该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预计2个月之内全部完成主体,之后就可预备安装设备。
华源工贸是我省首家生产有色化纤纱线产品的纺织企业,2013年实现投产,当年度就实现产值1.6亿元。
为满足未来高端纺织行业的生产需要,该公司在太湖工业园区建设华源纺织城,项目占地500亩,计划投资15亿元。将引进国际先进的纺机设备,采用我国目前主流成熟的先进纺纱工艺,建设无污染、零排放的现代化纺织生产线,产品主要以棉花、高档差别化纤维、绿色环保纤维等为原料,生产出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无色、有色化纤纱线产品。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生产本色、有色化纤纱线50万锭,成为福建省最大的高端纺织品生产厂家之一。
不仅仅是华源工贸,城厢区的其他企业也通过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位于华林经济开发区的新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产品陈列室,记者看到了采用钢板做靴头的皮靴。这种靴子表面看起来非常沉重,实际穿起来却很舒适,可以承受数百公斤的撞击力。独特的设计、创新的材料使用,既保证了鞋子的舒适度,也保障了坚实度和功能性,能应对各种恶劣环境。“在行业大环境吃紧的情况下,代工这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功能鞋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出路。”新路公司董事长郑新华说。
紧紧围绕省委九届十六次全会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决策部署,城厢区结合实施增量带动、创新驱动、龙头拉动、资本推动,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城厢区的众多传统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寻求新发展。该区共有力奴、新星、祥麟22家企业实施技改,预计共投入1.07亿元购置新设备。其中飞织鞋面市场需求大,共有新诚鞋材、金桔工贸7家企业拟购置658台电脑针织横机用于扩大生产,目前全区针织横机已达1500台。全区共有33家企业投资1.9亿元实施技改,预计可新增产值8亿元。
记者了解到,城厢区还加快天喔食品、华源工贸等龙头企业实施“机器换工”,力争“十三五”期间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占比达60%。推动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互联网+工业”升级改造步伐,积极对接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实施“电商换市”,促进电商销售优势和工业制造的融合。
■龙头拉动转出新天地
偌大的车间,看不到几个工人,流水线高速运转,产品源源不断生产出来。这是地处太湖工业园区的天喔(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冷罐装生产车间。
天喔食品是城厢区食品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据介绍,该公司十分注重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领域的投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该冷罐装生产线价值1.5亿元,去年8月投产,投产后年产能超1000万箱饮料,年产值达2.3亿元人民币。全自动生产车间投用后,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已转出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天地。
天喔食品、台兴食品、天怡食品、复茂食品、亚明食品……城厢区食品产业的中坚力量,形成了食品产业的集聚,产品涵盖蜜饯、罐头、水产品加工、焙烤、啤酒、调味品、冷冻食品、糕点等,构建了集原料供应、食品加工、产品包装、市场营销、娱乐体验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城厢区着力扶持天喔食品、腾晖工艺等一批规模较大、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发展格局。食品产业方面,天喔公司投资1200万元从意大利引进整套96000caps/小时64腔萨克米伊莫拉塑料盖压塑生产线,台兴食品今年拟投资1500万元建设海鲜香肠生产线1条、Q粉生产线4条、德国猪脚生产线1条;电子产业中,康捷电子投资1500万元购置先进设备扩大再生产。天喔食品公司依托向莆铁路港湾站、横贯园区的笏枫路、莆秀高速、福厦高速等地理优势,以及公司拥有的我市首家公共保税仓库,建设现代物流平台,承接品牌食品和相关企业,形成物流配送产业链条,让待售的食品从秀屿港向全国配送。此举将有助于形成相关配套产业,带动、壮大园区甚至全市的食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天喔食品城的辐射下,多个与食品相关项目落户投产达产。食品产业“榕树效应”初显,“聚木成林”现象渐成气候。
近日,位于华林经济开发区的春晖木雕艺术馆主体展馆顺利封顶。该馆项目由福建腾晖工艺有限公司投资,占地18亩,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项目由主体艺术馆、精品馆、非遗传承馆、教学楼等组成,将建成集展览、展示、教学、培训、创作、生产、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木雕艺术园。据介绍,主体展馆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完工并试开馆,全部工程于2017年4月底前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将展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郑春辉以及其他雕刻艺术大师的木雕精品力作,成为我市首家民间博物馆。
近几年,城厢区积极完善开发区各项配套设施,通过产业链招商,引导入驻企业形成了集聚效应。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莆田分公司内,650mm全制程偏光片生产线今年格外繁忙,公司负责人李正学说,三利谱生产的偏光片自主研发、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一直处于行业领跑地位,在国内偏光片市场份额最大、产品最高端。今年莆田分公司产值有望突破亿元。除三利谱外、嘉辉光电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城厢区,逐步形成电子产品高新技术企业群,产品主要涵盖LED封装应用、LED偏光片、照明灯集成电路板、液晶显示器、光通信、传感器等。
■精准服务积极破难题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撑。资金紧张、产销难、知名度低、用工用地难……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转型升级压力,许多企业都有本难念的经,且困难各异,怎么帮扶?城厢区的办法是精准服务。
城厢区在全市率先推出互相采购、房租奖励、叠加奖励等优惠政策,政策配套及时且力度大,先后出台了工业稳增长、鞋业转型、食品生产3个区级惠企专项政策。在此基础上,区里根据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设备、资金管理等,增设鼓励场外融资、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推动节能减排等各项有效措施,对症下药增添企业信心。
近段时间以来,该区经信等部门上门走访企业,不断收集企业有关资金、用地、用工、产销等各个方面问题,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并指派专人,实施精准服务。
破解资金难题。针对部分企业存在资金难题,该区出台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场外直接融资。对企业上市融资进行奖励,完成股改的奖励20万元,成功上市的奖励40万元。协调建设、海峡等银行,促进银企对接,增加企业融资额度,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成立政府主导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通过设立风险补助金,鼓励谊来等多家融资担保公司,为包括食品企业在内的实体经济服务。区国土、经信等部门开展解决“土地证、房产证”两证办证遗留问题,解决企业贷款抵押难题。
搭建产销平台。该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组织诚味、亚明、蛤老大等多家本土食品企业参加各类品牌产品展销会,拓展产品销路。组织对接,制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互相采购,减低物流成本,提高产销能力。推动电商换市。鼓励传统食品企业借助“互联网+”发展浪潮,积极触网,开设线上业务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创新拓展企业营销渠道。据了解,下一阶段,该区还将出台政策,从支持企业扩大产能、鼓励对接技术需求、提升专利应用能力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

欣欣向荣发展中的城厢区。

华源纺织车间一瞥。

天喔食品流水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