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农服中心(农林站)、局属有关单位:
根据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考核工作的要求,为做好我区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根据福建省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网络项目实施方案和莆田市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局组织制定了《莆田市城厢区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莆田市城厢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8日
莆田市城厢区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实施方案
耕地质量监测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地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2020年我区继续按照省厅、市局的要求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并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
耕地质量监测是《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科学利用耕地资源,建设可持续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耕地土壤监测不仅能及时了解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趋势,还可以为评价耕地质量,制定耕地质量管理的政策措施提供技术支撑。其目的在于查清我区耕地基础生产能力、土壤肥力与土壤环境状况、土壤障碍因素,分析研究耕地退化原因,为我区粮食安全发展规划、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监测点的设置
监测点主要在能代表我市耕作制度、土壤类型、分布面积、生产能力及地理位置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上。2020年我区继续在原有的1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3个区级耕地质量监测点上进行年度监测,无要求新增监测点。4个监测点为:1、城厢区常太镇照车村黄泥沙田D146(水稻);2、城厢区灵川镇东进村PC001赤砂土田(花生);3、城厢区东海镇上亭村PC002灰黄泥沙田(花生);4、城厢区华亭镇南湖村PC003黄泥沙田(水稻-水稻),监测点管理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所属负责土肥工作的部门负责。
二、监测点的处理
(一)不施肥处理(空白区)
旱地小区面积66.7m2左右,用设置保护行、垒区间小埂等方法隔离。水稻田小区面积33.3~66.7m2,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作隔板,防止肥、水渗透,隔板高0.6~0.8m,厚0.05m.埋深0.3~0.5m,露出地面0.3m。菜地、果茶园等可不设置不施肥处理区。
(二)常规措施处理
面积不小于333.3m2或直接用大田定点观测。以当地主要种植制度、种植方式为主,耕作、栽培等管理方式、施肥水平、作物产量能代表当地一般水平。
(三)监测对比试验区
各地可以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设置多个监测简比试验。
三、年度监测内容
(1)耕地质量监测点田间生产情况记载表
(2)耕地质量监测点施肥明细情况记载表
(3)耕地质量监测点作物生产记载表
(4)耕地质量监测点基本情况记载表
(5)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剖面性状记载表
(6)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
(7)提供耕地质量监测点相关照片
四、监测点采样
土壤农化样采集。在本年度秋收后、秋播前进行在监测地块采集土样。土壤样品需由具有采样经验、熟悉采样方法的技术人员采集。采样时,一要将采样部位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二要按照“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在监测田块按“S”型或棋盘布点等方法布设采集15个以上分样点混合均匀后,再采用“四分法”留存土壤样品;三要在采样后注意挑出根系、秸秆、石块、虫体等杂物,以免给土壤检测带来误差。
五、土壤样品的送样与测定
为确保样品分析的准确性,减少误差,按省站要求2020年将以上1个省级以上监测点的土样送至漳州市农业检测中心统一化验(区级监测点由项目单位自行选择化验单位)。请项目单位及时做好监测点的采样及送样工作,省级以上监测点务必于11月10日之前将监测点土样风干后,用快递寄至漳州市统一检测。
监测点样品邮寄地址:漳州市芗城区大同新巷6号,漳州市农业检测中心,林丽娇,手机18659339580。联系电话(传真):0596-2663314
省土肥总站联系方式:廖文强 福州市冶山路24号省土肥总站(原农办新大楼)1005室。邮编:350003邮箱:252040386@qq.com,联系电话(传真):0591-87811904。
六、资金使用范围
监测点耕地占用租金、标志牌设立、田间设施完善、空白区的建立、减产补贴、田间观察记载、土样采集及处理、监测技术培训、数据分析、建立监测简比试验、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以及相关工作等,资金管理上要做到专款专用。
七、上报数据要求
上报数据前,要指定专人对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科学性、变异性进行审核。监测点需填报《耕地质量监测点田间生产情况记载表》、《耕地质量监测点施肥明细情况记载表》、耕地质量监测点作物生产记载表、耕地质量监测点基本情况记载表、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剖面性状记载表、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并加盖农业农村局公章。内容包括监测点代码、作物名称、作物品种、大田起始与结束期、无肥区及常规措施区果实与茎叶产量、有机肥与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其中有机肥包括秸秆还田折纯后的养分量);常规措施区耕层质地、耕层厚度、耕层土壤容重、土壤pH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等。
八、编写报告
通过对土壤监测点、肥料试验及有关统计资料等的分析,提出区域性的配方施肥方案以及合理利用耕地以及保持和提高耕地质量的措施和对策,编写并发布 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年度报告。
九、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土壤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公益性、社会性农业基础工作。各级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要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切实加强项目组织管理。
2、加强技术培训力度。着重对新颁发的农业行业标准《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1119-2019)及《全国耕地土壤监测管理办法》进行培训。重点就地力监测点的规范化建立、样品的采集、表格的填写、地力监测数据库的录入、地力监测报告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3、严格质量控制。在调查采样环节,强化标准宣传贯彻,规范技术操作;在数据填报环节,要安排专人负责,并严格审核数据,确保数据科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