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打造信用建设“莆田模式”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1-03-23 09:55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据悉,市诚信促进会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信用宣传,积极打造信用建设的“莆田模式”,巩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水平。

打造“诚信系统+惠企便民”模式。建立诚信激励制度和“白名单”企业制度,全市首批认定1243家“白名单”企业,协调解决了86家企业存在的95个困难和问题,为339家“白名单”企业办理了344笔融资担保贷款审批,担保总额度达14.2亿元。推行公共自行车“信易行”、图书借阅“信易借”、公共车位“信易停”等信用应用模式。

打造“诚信系统+融资服务”模式。构建银企信用承诺机制,搭建运营莆惠金服务平台,全力推动全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莆田站)落地和推广,促成银行对接我市425家企业授信总金额58.3亿元,居全省前列。

打造“诚信系统+信用鞋城”模式。建设莆田鞋城特色信用管理、评估、运营、应用平台,建成“信用鞋城”大数据、鞋企信用评分和智库系统等。“信用鞋城”品牌标志发布,通过“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转载潜在受众达10.3亿人次。针对我市“假海淘”等信用负面消息,集中“打转治管”,建立联勤联动协作工作机制,查处一批侵权假冒违法案件,形成震慑,提高鞋企守法诚信经营意识。

打造“诚信系统+社会责任”模式。出台《莆田市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工作方案(试行)》,形成具有莆田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建设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平台系统,已注册企业712家,完成评估40家并形成评估报告,建立优秀案例传播机制,塑造莆田企业富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形象。

打造“诚信系统+信用承诺”模式。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出台不动产登记、建设工程规划、消防安全、公路建设施工、食品经营许可、农业农村行政许可、项目环评审批等12份告知承诺制文件,涉及87个审批事项,其中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告知承诺制以来,共办理635项,提高审批效率。

打造“诚信系统+分类修复”模式。通过健全完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分行业分类别举办鞋服行业、建筑行业、白名单企业等3场公益信用修复,围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指导市场主体移出异常名录1741家,个体经营户恢复正常标注2504家。

打造“诚信系统+校园基地”模式。以诚信教育进校园促示范为引领,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全省首个高校征信教育实践基地,创新教学课程,开设征信公共选修课,将《现代征信学》纳入学生选修课程,作为大学生征信教育培养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全市中小学率先开展“小手拉大手”诚信建设,评选20家“诚信进校园”示范学校。

  打造“诚信系统+融媒体”模式。开展“信用莆田,创造美好生活”融媒体宣传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信用体系建设部分成员单位参与信用宣传,制作完成15条短视频,在人民网、新华网、华人头条等新媒体传播受众超过100万人次,每月转发量达到30万次以上,营造知信守信、传播信用的良好社会氛围。(记者 吴双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