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拆旧房消地灾隐患

来源:周凌瀚 吴桂勇 时间:2017-01-22 09:14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1月18日下午1点,城厢区常太镇松峰村主任吴金希吃完午饭,就骑着摩托车,来到虎岐底自然村村民刘勇的新家。为了让刘勇在年前领到第一笔拆房补偿款,他主动上门,把发放补偿款所需的材料一一收集,仔细核对,争取尽早上交。

他对刘勇说,首批补偿款2万元,领取后好过年,接下来的补偿款还会分批发放。刘勇说,虽然旧房被拆,但是土地还是自己的,镇里鼓励复垦,他打算来年春天,在旧房的土地上种上果树。丰收时候,家里就又添收入了。

刘勇的旧房位于虎岐底村的山坡上,早年就是地灾点,旧房背靠天马山北麓,没有护坡。过去山体滑坡,曾毁坏了一栋民宅。三年前,出于安全考虑,刘勇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搬离旧居,迁到新址建起一栋砖混结构的新居。虽然搬离了地灾点,但旧居一直未拆,还有居住,这期间,每逢汛期,当地干部就担忧他家的旧房。

“群众对地灾点的隐患意识相对薄弱,如果不拆除,可能出现年轻人住新居,老人住旧房的问题,也违背了国家规定农村‘一户一宅’的政策。”常太镇干部凌宇说。1月12日上午,城厢区国土资源局和常太镇联合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工作。当天,包括刘勇的旧房在内的四户地灾点旧房被拆除,这是常太镇首批拆除的地灾点旧房。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这里位于东圳水库大坝下游,山下就是水库渠道,拆除的旧房,土地已经平整。

“按照上级安排,我镇从去年底开始启动地灾点旧房拆除工作,整体涉及86处共121户,其中可简易治理53户,搬迁治理68户,已简易治理35户,迁建民房48户。地灾点旧房拆除的资金和工程队都由镇里承担,老百姓不用出一分钱,还可以领到补助。”凌宇说,尚未搬迁的地灾点,已经进入招投标程序,争取一个月内完成设计选址。

记者了解到,2016年,城厢区共完成搬迁115户,拆除旧房90户,彻底消除地灾隐患点7处,完成地灾点工程治理1处,学校类地灾隐患点工程治理或简易治理5处,其它简易治理20处,已通过验收15处,确保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近年来,城厢区政府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组建了专业地质灾害应急队伍,由区国土分局聘请专业人员对全区危险区域地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将影响范围大、威胁对象多、治理难度大的华亭镇宫利村;常太镇虎岐底、松峰村;灵川镇径里村等7个镇(街道)的7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城厢区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搬迁避让民生工程项目。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国土搭台、属地镇(街道)联动和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以避让搬迁安置为主,工程治理、简易治理为辅,逐一对地灾隐患点进行治理。

为确保地灾隐患点居民搬迁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城厢区高度重视,督促相关部门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地灾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提高资金补助标准,由2012年前的每户5000元提高到每户55000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