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破解“三个难题”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城厢区营造人人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来源:今日城厢 时间:2021-03-12 11:02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城厢区注重农村社会治理的“量”与“质”,破解“法治人才总量不足” “农村治理活力不足” “法治阵地利用不足”难题,着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营造人人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

 

  破解“法治人才总量不足”难题。该区落实“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将村干部、老党员等人员纳入法律明白人队伍,壮大普法队伍,目前已登记村居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2053名;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积极鼓励律师下沉基层,扩大法治培训、法治宣传覆盖面,目前全区120个村居法律顾问100%覆盖;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在村居106所学校设置法治副校长,在学校形成一支基层法治队伍,破解人力不足的后顾之忧。

 

  破解“农村治理活力不足”难题。一是搭建平台载体,依托村居调委会在农村社会治理方面“解码器”功能,建成人民调解委员会132个,专兼职人民调解员247人,其中名人调解室15个,专业行业性调委会和调解室37个,去年以来已化解矛盾纠纷747件,助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展。二是紧扣需求导向,邀请专业律师结合《民法典》《禁毒法》等法律法规,采取“线上直播+线下互动”模式以案说法、以案析理,同时发挥道德讲堂、莆田市心理健康促进会、“法治在城厢、调解在田间”法律服务团、项目征迁法律服务团等组织作用,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农村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强化基层法治意识。

 

  破解“法治阵地利用不足”难题。线上整合特色资源,引入“互联网+”思维,打造“城厢法治”微信公众号,疫情期间联合辖区律师事务所21名律师,推广“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依托微信群、公众号、“12348”热线等法律服务平台,将城厢律师“装入”群众手机;线下深化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根据区域特色、历史文脉,在农村建成“10+7+7+3+1”法治文化阵地:10个品牌特色法治文化阵地,7个法治书屋,7个法治亭或长廊,3个法治绘画墙面,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以寓法于景、寓教于乐的形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见习记者 林雨寒 通讯员 达文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