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环绕下的城市美景。
7月28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莆田市城厢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举行,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绘蓝图。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加快实施“双轮”驱动,全面推动提质升级,为建设“山水格局、人文宜居”新城厢而努力奋斗。
火热夏季,热浪翻滚,而在城厢美丽的乡村、忙碌的车间、热闹的工地,另一种热浪也在翻滚,这就是发展的热浪,推动着满载希望的发展列车奔驰。
五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五年,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值得珍惜的五年。回望2016年至2021年,这五年,是城厢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抢抓重大机遇、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
“我们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强产业、兴城市、惠民生、优生态、保稳定、重党建,圆满完成了城厢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城厢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城厢区委书记王文才代表中国共产党城厢区第九届委员会作报告时说。
五年成绩斐然,荣誉亮眼。城厢区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全省平安县(区)、全省先进教育县(区)、省级双拥模范城区“四连冠”、省级文明城区“五连冠”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攻坚克难 经济发展风生水起
增强、优化、更新,这是五年来城厢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五年来,城厢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增长、扩总量、稳基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293.24亿元跃升到“十三五”末的485.85亿元,年均增长7.4%;固投、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增幅始终领跑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46%,财政总收入增长20.9%,为全市作出了积极贡献,2016-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定量综合评价全市第一。
三利谱偏光片标准厂房建设快速推进。
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需要项目来支撑、来带动。五年来,城厢区始终坚持以项目带动为重点,促转型、拓空间、强招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区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二五”末2.9:43.9:53.2调整到“十三五”末的2.3:35.1:62.6;扶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工贸体量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亮点纷呈,全区限上电商企业交易额超400亿元,占比全市60%;培育平台企业20家,累计交易额突破90.28亿元;现代农业特色化发展,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突出开放招商,累计签约落地项目89个、总投资超300亿元;301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189个项目实现投产,固投累计完成1170亿元。
一连串闪亮又令人振奋的经济数字,展现了跨越、奋进的态势,彰显了发展的高质量、快速度。
绶溪公园
与此同时,城市也在蝶变,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五年来,城厢区始终坚持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强功能、重配套、优管理,城市面貌持续更新。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建成区面积由原先的18.1平方公里增加到23.8平方公里,“一溪两岸、连片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20年兴城市“三看两评”全市第一。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批重要路网陆续建设,一批公园建成使用,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2.7㎡增加到15.9㎡。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区创建。城市美誉度影响力大幅提升,打造了“两园”“两馆”等一系列城市新地标。成功承办了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服务保障及分论坛、“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国际合作论坛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
聚焦民生 人民生活品质提升
日前,莆田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项目紧锣密鼓推进中,该项目是城厢区2021年教育类民生项目之一,预计可新增学位1000个。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五年来,城厢区始终坚持以增进福祉为根本,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人民生活日益美好。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民生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城厢区每年把70%以上的新增财力用于改善民生,投入89.7亿元,累计办成惠民实事81件。提前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稳定脱贫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面摘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新改扩建学校35所,新增学位2.1万个,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教育教学综合评价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
城乡医疗一体化建设全覆盖
建成区医院新址,完成65家村卫生所一体化建设全覆盖。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8个、农村幸福院65个,新增各类文体设施600多处,实现城区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十二五”末的1.4倍,总量居全市第一。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举一策惠民生。一件件实事,一所所学校,一家家医院,让人民群众各方面更有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生态文明 铺展和谐共生图景
近日,城厢生态环境局组织相关人员,专项检查试点村污水零直排创建、治理体系进展情况。城厢区住建局组织施工队,在龙桥溪周边高井安置区改造雨水管,治理污水,提升水质。这是城厢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为优化水环境,城厢区坚持河库同治,融入创建幸福河湖新思路,全面启动河湖治理项目,采用生态保护、生态水利、生态亲水等措施,综合治理河道,进一步改善辖区水体质量、提升流域水生态环境。
城市内河整治走在全市前列
五年来,城厢区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抓手,抓治理、严整改、建机制,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累计投入12.6亿元,实施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创新全市首家农村污水收集治理“埔柳模式”,完成污水管网建设约2100公里,全市唯一实现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全面实施建成区10条内河综合整治以及6条安全生态河道建设,完成城区龙桥溪、下磨溪黑臭水体治理,加快东圳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质稳定达标,荣获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全面完成“十三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1.33%。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两高”沿线等综合整治,持续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村容村貌基本整治完成率达96.6%。
河流系统治理、污水收集处理、空气环境良好、人居环境提升。城厢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木兰溪治理生动样本
黄昏时分,柔和的光线洒满木兰溪,白鹭飞起,粼粼水波映着倏忽鹭影。草木绿眼,花儿绽放,空气清新,让人忍不住深呼吸。在木兰陂公园,到处是大人小孩们跃动的身影,飘荡的欢笑,人们尽情享受悠闲时光。这是迷人的时刻,这也是城厢区群众幸福生活的时刻,而这幸福还将延续、提升。
进入新发展阶段,使命催人奋进。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城厢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当前,城厢区正加快实施“双轮”驱动,全面推动提质升级。相信建设“山水格局、人文宜居”新城厢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卓晋萍 通讯员 梁亦娴 蔡新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