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绶溪水清河畅,荔枝林郁郁葱葱,展现生态美。
依山、滨溪、向海,地处木兰溪中下游的城厢区,坐拥莆田“大水缸”东圳水库,水资源得天独厚。伴随市第1号河长令的签发,一场“六清六化六方”攻坚战在全区“攻坚两个月、奋战六十天”浓厚氛围中打响。
“市第1号河长令发起了全面提升河长制工作标准的总动员,城厢区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围绕‘六清六化六方’,结合城厢实际,在全区部署开展十大攻坚专项行动。”11月16日,城厢区代区长、河长王文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城厢区共有各级河道66条,其中2条市级河道即木兰溪、延寿溪,14条区级、26条镇街级、24条村(居)级河道,总长336.88公里,流域面积556.14平方公里。该区将通过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畜禽养殖排查整治、雨污分流改造、散乱污企业整治、重点涉污行业排查整治、河岸清乱、河面清洁、河道生态治理、幸福河湖创建及河长制规范化建设等十大攻坚行动,把河长令各项要求落实落地落到位。
目前,该区设立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河长的“双河长”机制,形成13名区级河长统筹管理、79名镇级河长(河段长)牵头治理、89名村居专管员包干落实的三级协调推进体系。
王文晖表示,此次攻坚行动,将健全“河湖长+督查长+河道警长+河道检察官+河道法官”多元依法治河护河联动机制。高质量推进莒溪、溪北溪、桂山溪、兴沙溪等4个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精心打造华亭镇、常太镇河长办规范化建设市级示范点,并结合移民主题公园建设,打造常太镇莒溪幸福河湖市级示范点。以示范为引领,带动“六清六化六方”攻坚,确保攻坚行动取得实效,汇聚幸福河湖造福人民。
眼下时节进入枯水期。龙桥街道洋西村忙趁时机抓紧洋西溪生态补水工程施工。河岸上,挖掘机挥舞清杂;河道里,工人们踩着泥泞清淤。
“洋西溪由山体汇水,又因季节性缺水等原因导致河道水质差,尤其夏季无活水,易滋生蚊虫,影响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城厢区水利局工管股负责人邓巧静介绍,去年底,洋西溪生态补水工程启动,设计河段位于洋西溪中下游,跨过荔城北大道,即九华路上游,最终汇入企溪。工程采用水体置换来提高水体净化能力,即从延寿溪抽水,通过管道输水进行生态补水,缓解淤积严重的洋西溪。现已铺设1000多米引水管,建成拦水坝,完成泗华陂上游的抽水泵站、护岸及景观配套建设,工程进入扫尾,计划12月完工。
“洋西溪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都要爱护它。”这是洋西溪河长吴虎“护河”感言。自洋西溪生态补水工程施工以来,他奔前忙后,利用人熟地熟优势,协调解决问题,施工遇到污水管道和生活饮用水管道时,他还兼当临时监理。
履行河长职责,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在“六清六化六方”专项攻坚里,城厢各级河长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守护美丽家园。
作为东圳水库所在地,常太镇扛起库区责任。常太镇镇长、河长林志伟介绍,该镇成立河长制办公室,镇党委书记、镇长为河长,包片领导为河段长,河长河段长每周对各自所包区域进行巡河,聘请的28个河道专管员每天全镇巡河。镇里还成立一支8人执法队,购买了无人机、对讲机、记录仪及执法车辆等专业设备,在重点路段、卡口安装公共视频,在东圳水库边上构建一张及时预警、全覆盖、无死角的护河巡查网。如今水库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Ⅱ-Ⅲ类。
强化东圳水库水源地保护
木兰溪流经华亭镇18个村,该镇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攻坚木兰溪水质提升。华亭镇党委书记、木兰溪华亭段河长苏顺琪带头深入木兰溪干流和支流,整治排污口、小散乱污等工作。率先启用全流域航拍技术投入日常巡河。以埔柳村为试点,探索创新农村污水收集项目模式,加强全镇34个村农村污水收集,实现污水零直排,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做到产城融合、产业并进,助推“双轮”驱动。
扭住河湖长制这个治水“牛鼻子”,一处处风光带从木兰溪沿岸铺展,串联起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绿色生态画卷。
下月,城厢区又将新添一处水景生态风光带。下磨溪河道示范段工程正加快推进。当前进入护岸基础施工。记者在现场看到,挖掘机开挖基础沟槽,工人同步跟进支模,浇筑混凝土。项目负责人林翊广说,目前护岸基础已完成50%,完成这项施工后,将进入生态护岸及景观绿道建设,预计12月底完工。示范段建成后,将以此为标杆,提高河道周围景观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提高老城区下磨溪的防洪标准。
木兰陂是城厢区标志性文化和水利景观。站在木兰陂坝头,一艘保洁船泛浆木兰溪上巡河。一看到漂浮物,保洁员就打捞上船。
“我们全年不间断进行木兰溪河面保洁。”城厢区河务管理中心负责人张宏龙说,木兰溪主干流城厢段河面保洁列入区级财政预算,每年花费40多万元,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保洁队伍,配备3艘保洁船,8名保洁人员,实现水葫芦清理日产日清,确保木兰溪城厢段水域无成片水面漂浮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