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袭,莆田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在这特殊时期,孩子们该如何调整心态?城厢区教育局结合该区学校实际情况,成立疫情防控心理教育专班,强化心理疏导和家校联动,通过系列饱含人文精神、富有温度的温馨举措,做好居家学习学生、高三毕业班线下学习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撑起心理健康保护伞。
23日和24日晚,顶墩实验学校心理老师蚁珊珊连续两天采用线上直播方式,对该校七、八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在心理直播课程中,蚁珊珊设计了有趣的互动小视频,引领学生在居家学习期间提升自我心理品质。同时,她还不断接收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改进与创新,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性与心理课的现实感。
城厢区教育部门整合全区学校专兼职心理志愿教师,针对疫情期间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云”教研,研讨实用性的未成年人心理疏解方案。全区各学校心理教师高效落实,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部署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筑牢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23日起,城厢区从各中小学抽调27名心理健康教师组成心理咨询团队,开通心理健康热线,每天轮流对隔离点的孩子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关爱,帮助他们缓解紧张心情,更好地配合隔离观察。阳光大酒店隔离点有180多名来自仙游县的小学生,下黄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志愿者周雪茹每天都会通过电话,和不同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用声音传递温暖。“孩子们来到陌生地方难免出现紧张和焦虑,心理辅导很有必要。”周雪茹说。
同时,招募了5名心理辅导员志愿者,开通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援助公益热线,向亟须心理支持的青少年及家长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组织心理健康教研员前往莆阳健康驿站,为隔离点工作人员开展题为《隔离点工作现状应对及心理调适》的心理辅导讲座。
该区还强化师生疫情防控知识学习,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发动全区班级心理委员,及时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和生活指南,提升对新冠肺炎的科学认知;通过线上主题班会、线上家长会等形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亲子共度;组织学生居家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努力实现居家防疫与文化同行,打造线上书香家庭、学习型家庭,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网格辅导体系。
构建心理安全预警机制,建立完善“家庭互助、班级联动、学校协调、教育局统筹”的四级心理健康安全预警机制。发挥各级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示范带头作用,针对高三闭环管理的学生,筛选出8个适合心理疏导的游戏,分班级、分梯次开展“吹走焦虑”“让美丽画出来”等团队调试活动。针对居家线上学习的学生,组建“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群”,邀请家长熟知学习隔离期间心理健康调试方法,齐心协力放松情绪、疏导压力,筑牢应对疫情心理防线。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记者:陈盛钟 通讯员 陈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