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军民鱼水情 拥军情意浓——城厢区推动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湄洲日报 时间:2024-08-08 15:17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城厢区勇做莆田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主力军”,精心打造具有莆田城厢特色的双拥工作品牌,推动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城厢区是革命老区,历来就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近年来,城厢区始终凝心聚力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权益保障,探索创建活动新载体,双拥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勇做我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急先锋”和“主力军”。

  各行各业竞相拥军,优抚政策全面落实,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城厢大地处处洋溢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组织引领 盛开灿烂双拥花

  “八一”节来临,红色基因永传承。走进霞林街道坂头社区滨江雅郡小区,迎面而来是数个红色双拥宣传栏,“拥军小区”4个大字格外醒目。

  滨江雅郡小区居住多户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家庭。该小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先锋模范作用,B区6个单元的单元长全部由退役军人担任,单元长们凡事冲锋在前,展现乐于奉献的军人本色。

   

  城厢区成立“老兵宣讲团”,精心打造双拥工作品牌。

  今年5月底,城厢区在滨江雅郡小区成立全省首个“拥军小区”,因地制宜增加以双拥共建为主调的宣传内容,创新开启“零距离”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新方式,并建立小区军人驿站,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

  “小社区”发扬双拥“大情怀”,盛开灿烂的“双拥之花”。如今,城厢区已形成区、镇(街)、村居(社区)、小区等多级双拥工作立体服务网络,将拥军优属服务送到“家门口”。

  城厢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双拥办主任林清华介绍,城厢区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五纳入、五优先”,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纳入党政军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绩效考核内容,纳入人大政协调研考察范围,做到军队发展优先支持、军人事务优先办理、涉军问题优先解决、双拥工作优先议定、拥军活动优先安排,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深入开展。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凝聚爱国拥军正能量。城厢区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任区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第一副组长。双拥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军政座谈会和议军会议,专题研究双拥工作并形成纪要,把为部队办实事列入工作计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至目前,累计解决驻地部队建设、设施改善等问题30余项。

  用心用情当好拥军优属服务队。从服役到退役,城厢区全流程出台一系列优待政策,保障军人权益,推进荣誉体系建设,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形成当兵光荣、拥军光荣的浓厚氛围。

  服役中,对义务兵家庭每年开展走访慰问、发放优待金等活动,让现役军人胞弟胞妹享受择优择校上学优待,大学生毕业生义务兵家庭每年给予奖励金。退役后,对符合安置条件的义务兵,实施“阳光安置”。对自谋职业的义务兵,开展就业创业培训,组织招聘会推介就业。

  上下贯通,齐抓共管,区领导高度重视,各单位协调配合,城厢区拥军优属组织有力,有为有效。

  深化共建 共话浓浓鱼水情

  今年5月份,城厢区“社会化拥军企业”集中签约授牌仪式在城厢区人武部举行,20家企业正式加入社会化拥军行列,涵盖金融、医疗、民生、服务、公共交通等领域。在今年6月份举办的全市首批“爱国拥军企业”“军人驿站”授牌仪式上,城厢区10家爱国拥军企业、3家军人驿站入选,为全市最多。

  厚植拥军情怀,社会化拥军联盟逐步扩大。林清华介绍,目前,该区有拥军企业60余家,建立军人驿站15个,共有3家拥军优属共建医院,6家共建拥军酒店,6家拥军共建餐厅等,引领社会化拥军服务向更多领域拓展、更深层次走实。其中,与城厢区医院签约“拥军优抚医院”,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和基干民兵提供“两全免、两减免、六优先”的医疗优先优惠项目等服务。

  全民参与,共话“鱼水情”。该区在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积极开展国防教育,促进国防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今年3月份,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拥军的“种子”。

   

  举办文化进军营联谊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拥军情怀。

  见证拥军本色,高唱崇军赞歌。城厢区还聚焦部队所需,与拥军企业一起,开展进山区、进海岛、进高原、进一线、进后院等“五进”活动,让慰问关怀传达到驻守高山、驻守边海防一线、驻藏高原戍边、驻莆驻训部队官兵们的身边,形成部队练打仗、地方练支前的生动局面。

  民拥军意比山重,军爱民情似海深。驻辖区部队坚持发扬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积极参与地方重点项目建设、抢险救灾、义务植树造林、市容市貌整治、治安巡逻等活动,主动支援地方经济发展、助力民生社会建设。同时,辖区民兵预备役300余人次先后参与重大活动安全维稳、平安海域建设等工作。

  深厚的崇军、爱军、拥军情怀一直在城厢大地赓续传承,在评选省级“双拥模范城”中,城厢区已光荣成就“五连冠”。

  多方保障 尊崇优待真硬核

  入伍从军,建功在军营;退伍返乡,奉献在基层。8月1日,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南门社区举行2024年度退役(转业)军人慰问金发放仪式,共向辖区223名原籍退役(转业)军人发放慰问金6.69万元。

  一场慰问,是对退役军人奉献精神的致敬,也是传承和发扬军人优良传统的重要方式。今年“八一”节前后,文化进军营联谊、“百城千企暖兵心”义诊活动以及“爱我人民爱我军·城厢鱼水情”书法作品展等火热举办,为部队官兵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拥军惠兵,举措十分“硬核”。城厢区为驻辖区部队配备电脑、图书室、室内训练场等,聘请农业、科技、心理健康等专家进军营授课,并购置科技、法律等方面书籍充实部队书库,官兵培训率达100%。

  “送法进军营”也是该区一个拥军亮点。8个驻区部队设立法律援助中心,7个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拥军工作站,通过结对共建为现役军人军属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及援助。同时,联合城厢区人民法院在全市首家成立“崇军拥军巡回办案点”,保障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合法权益。

  官兵转业安置的“后路”、随军家属就业的“后院”、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的“后代”等“三后”问题关系官兵切身利益、部队战斗力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城厢区统筹多方力量、整合有效资源,全力解除军人后顾之忧。

  2020年以来,该区安置转业军官22人,士官57人,全面落实优待政策,为军人退役报到提供一站式服务,为退伍军人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累计申领优待证12430张。

  用心用情,竭力保障。该区先后解决10名随军家属的工作调动和招工问题,接收74名部队九年义务教育子女。

  对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该区按平均每年高于国家标准及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金,累计发放1亿余元;2021年,该区投入300多万元,建成城厢区烈士陵园,集中安葬32位英雄烈士;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家属)”“聚焦一线、聚力解难”等专项慰问活动,与14名边海防现役官兵家庭“一对一”结对挂钩帮困;每年投入50余万元,为大学毕业生义务兵父母每年提供免费体检,其家庭每月享受赡养补助;由区财政保障,对现役军人立功受奖送喜报并发放慰问金;在全市首家成立军人(退役军人)心理咨询中心……优待举措提质升级,社会尊崇的价值取向逐渐成为共识。

  军人有地位,强军有脊梁,国家有力量。弘扬拥军传统,奏响崇军旋律,汇聚强国兴军的磅礴力量,城厢区正奋力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