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一颗枇杷”旺人气|常太镇实现枇杷产业走出去与文化旅游引进来完美融合

来源:今日城厢 时间:2021-04-15 10:21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今年枇杷季,常太镇提升果品,扩大销售圈,打响知名度。同时以“一颗枇杷”带动智慧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等业态,实现枇杷产业走出去与文化旅游引进来完美融合。

最美人间四月天。城厢区常太镇开启“党建引领 砥砺耕耘”乡村振兴嘉年华暨第23届枇杷文化节,主会场莒溪“党建+”乡村邻里中心的“云上枇杷文化节”,分会场松峰村半浮生文创园的首届“慢生活”休闲产业文化节,线上销售火爆,线下人气旺盛。

 

常太镇农业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细语枇杷成熟时,共话乡村振兴梦。进入枇杷季,常太镇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契机,引导农户提升枇杷果品,将优质枇杷销往全国各地,扩大“常太枇杷”知名度。这颗走出去的枇杷,正迎回文化旅游客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为乡村振兴赋能。

直播带货即时销售

 

 

现场直播销售枇杷

“宝宝们,给大家强烈推荐常太枇杷,真的超好吃。”…… 4月9日,常太镇“党建引领 砥砺耕耘”乡村振兴嘉年华暨第23届枇杷文化节在莒溪“党建+”乡村邻里中心开幕。当天,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开幕实况,多名网红现场直播带货,个大金黄,饱满诱人的枇杷果摆满直播台。仅一个小时,线上白肉枇杷销售近1000公斤,红肉枇杷销售近2000公斤。

常太是“中国枇杷之乡”,枇杷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常太镇在品牌、技术、销售等10个方面发力,推动枇杷产业发展。目前全镇已完成第三代千亩枇杷换种,重拾常太枇杷地理标识,并注册圳湖商标,设计新型包装;由常太枇杷合作社牵头的销售渠道销售超150万公斤,销售额4500万元,全镇合作社外的其他果农枇杷产值超亿元。

此次活动分为印象常太、耕耘常太、公益常太、寻味常太等4个部分。开幕式上,还举行果树科技转化基地揭牌、合作签约、招商签约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展示常太枇杷及其产业化行动,提升常太枇杷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助力产业升级。

在一村一品展销会上,东青芋头、山门红菇,渡里鸡公煲、内东坪笋干等常太“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吸引游客驻足购买,不久前上了央视《中国地名大会》的枇杷宴更是迎来围观品尝。

“以前我们在村路口吆喝卖枇杷,一天下来,也卖不了多少,现在通过枇杷节直播带货,不仅销量猛增,还销得更远。”常太镇莒溪村的村民说,有不少外地客商品尝了常太枇杷,前来参加枇杷节,这也带动了当地其他农副产品的销售。

“我们举办枇杷节,就是希望枇杷引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常太镇干部郑林倩介绍,设立一村一品展示场景,以枇杷带动全镇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借此机会举办直播电商培训,帮助困难户拓宽就业增收渠道。

沉浸式采摘推介

 

果农在智慧果园采摘

“你们看,新采摘的枇杷水灵灵、金灿灿……”直播镜头聚焦5G智慧果园,主播来到田间地头,现场采摘枇杷,为观众讲解常太枇杷的历史文化,展现枇杷养护、采摘、运输、再加工等场景。

“今年我们摆脱了以往单机位静态直播,采取动态的沉浸式线上线下互动直播。”常太镇枇杷办负责人吴真理说,还原常太人包枇杷、摘枇杷、搬枇杷、煮枇杷等场景,让观众如临其境。

走进5G智慧果园,漫山遍野枇杷林,解放钟、早钟、香妃、三月白、白雪早等各种枇杷品种长势良好,浓密的绿叶间缀满金黄果。目前,常太万亩枇杷品种改良计划已启动,增加多样优质品种,加快常太枇杷品种更新换代。园区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枇杷产品实现从源头的信息采集记录、原料来源追溯、生产过程、加工环节、检验批次、物流周转,到第三方质检的全程可追溯。

智慧果园的枇杷树,大多已经有了“主人”。去年云上枇杷节,常太镇结合新型消费潮流,推出枇杷认养模式,认养者支付一定费用,就能成为一棵枇杷的主人,收获优质鲜果,也可以云端认养,“线上认养、线下代管、果品直邮、云端体验”,枇杷成熟后农民可向认养的网友快递鲜果,亦可收取若干费用后委托加工成枇杷膏、果酱、干果、罐头等。今年枇杷节进行认养交接仪式,并公布2021年认养新计划,即认养者花520元就能成为一株枇杷的主人,在第二年获得红肉枇杷30斤或白肉枇杷15斤,并能享受一系列增值观光、采摘等服务。

为凸显常太枇杷品质优势,鼓励枇杷果农往科学化、品质化发展,此次常太镇挑选5名枇杷种植匠先试先行,授牌首批“圳品”枇杷种植匠。认证的枇杷种植匠是种植大户,或种植能手,在常太镇政府和省农科院技术指导下科学种植,种植的枇杷需是生态果。

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莆田农商银行与常太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三农、小微、林业等业务领域深化合作,为该镇枇杷合作社社员提供信贷支持,支持枇杷产业链、旅游观光产业等发展,实现村级资产融资战略合作,打通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平安财险还为枇杷改良换种的果农量身打造价格指数保险产品,保障改良果农收益。此外,顺丰快递也针对常太枇杷市场推出大幅度快递费用打折优惠,让利果农,提升常太枇杷市场竞争力。

 

打造莆田版“莫干山”

 

 

常太湖光山色,环圳湖一周的枇杷林,生机盎然。置身其中,空气清新,放眼远眺,心旷神怡,让人联想到 “诗和远方”。

做好“一颗枇杷”,打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组合拳。常太镇与北京好农场、方家铺子、厦门海峡梦谷、一九零一文化创意、莆旅文化等5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总投资近亿元,加快打造养心养眼的慢生活小镇,建设“两点一带”即莒溪生态、马院红色两个发展主题点,环库路集茶饮、文创等为一体的“慢生活带”。

4月10日,城厢区常太镇首届“慢生活”休闲产业文化节在位于东圳库区之畔的半浮生文创园开幕。这是莆田首个慢生活文化节。

当天,常太镇与市旅游协会等签订常太镇旅游线路战略合作协议。发布游览自然风光、寻访红色足迹、感受生态家园、体验现代农技等4条特色旅游线路,涉及九龙谷景区、半浮生文创园、东圳水库、马院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忘忧谷、图图生态园、水库移民村岭下、溪南村5G智慧果园等多个景点。

近年来,圳湖环库路一带的网红饮食店、茶院等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渐渐形成了“慢生活”的业态。该镇整合圳湖周边的业态,创立“慢生活”文创交流中心,不仅为店主提供交流的平台,还整合力量招商引资。

交流中心成立后,常太镇将统筹规划、村建、国土、环保、食安等多方力量,在房屋安全、选址、办证、设计、装修、业态布局等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提升业态布局。同时,发挥村党支部作用,成立民宅合作社,统一管理、出租,避免产权纠纷,为业态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枇杷、生态和旅游是常太镇的优势。”城厢区副区长、常太镇党委书记莫彩华表示,常太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保护中谋发展,因地制宜策划环库业态整体产业,将“一颗枇杷”“一个水库”“一个九龙谷”有机结合,打造莆田版“莫干山”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实现以枇杷生产销售为基础,通过农产品产业与文旅相结合,推动一产转型、二产做强、三产突破,深度融合,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