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龙桥街道立足社区实际,做接地气、聚民智的有益探索,激活平安建设、小区治理、服务群众等工作,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城厢区龙桥街道贯彻市委、市政府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部署要求,依托“全市一张图”平台,深化基层治理效能,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基础,打造小区治理特色,直面社区与居民,倾听社情民意,不断优化服务,提升治理实度、增强治理实效、取得治理实绩。
抓牢平安建设 守护和谐稳定
近日,龙桥街道某学校施工人员堵校门讨工程款事件得到解决。该事件由单元长第一时间采集,社区干部联合城厢区劳动监察部门、街道大调解中心开展多次线上会商和线下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调解协议书。今年4月份,针对某重点信访老户上访总次数达42次的情况,该街道通过衔接调度平台多次多方开展化解工作,最终该信访户签订息访息诉协议书。
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是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重要一环,龙桥街道探索加强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统筹协调,实现点对点反映问题,实打实解决问题。
龙桥街道协同中心负责人杨国恩介绍,各村(居)协同社区民警、下沉干部、党员和网格员等多股共治力量,调动各部门各成员发挥信息员、调解员、巡逻员、服务员、帮教员、宣传员“六大员”作用,将身边的安全隐患、民生诉求、矛盾纠纷等直接采集、上传到平台,街道及村(居)干部、社区民警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点对点会商。通过发挥部门力量和调动广大群众自发采集、上传各类事件到“一张图”平台模块,使各类事件发现得早、预防在小、处置得好。
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龙桥街道打开基层治理新局面。
龙桥派出所警务队副队长陈泽介绍,借助社区民警进村居班子和学校法制副校长机制,街道可以通过平台一键调度警务网格力量,在村(居)干部的配合下,开展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采集录入工作,实现数据实时鲜活,底数清晰明了。同时,深度融合公安等部门5000多个视频设备,补盲小区视频,筑牢社区“安全网”。
社会治理是精细的艺术,考验的是绣花功夫。汇聚社情民意,在矛盾纠纷、隐患排查等方面切实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介入和高效处置。龙桥街道运用一张图,扎实做好联防、联动、联控工作,辖区社会安定稳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龙桥街道累计上报发展清单30条,问题清单37条,任务清单32条。全街道共采集68977条事件,办结率达到99.72%。
一小区一特色 打造治理样本
走进龙桥街道雅颂居小区,只见小区大门、车库出入口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设置了禁毒宣传栏,张贴着小区禁毒工作简报。小区打造了禁毒知识翻翻乐户外景观,禁毒标语花草牌、路牌也随处可见。
作为成立刚满两周年的小区式社区,雅颂居创建的禁毒品牌社区被列入首批“无毒乡村”守护行动省级联系点。该小区党支部书记陈冰冰介绍,小区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指定禁毒专干专人负责禁毒宣传工作,同时成立由社区干部、各单元长和公安民警在内的禁毒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在小区便民服务站大厅放置仿真毒品展示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禁毒阅览室、在电梯门厅播放禁毒宣传短片……小区构建了线上线下全覆盖的禁毒宣传网,守住了无毒净土。
小区是城市发展的“生长点”、矛盾纠纷的“交汇点”、组织体系的“薄弱点”。定格“小坐标”延伸“大触角”,该街道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小区延伸,打造治理特色,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一位老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龙桥街道圳湖社区是2021年12月新成立的小区式社区,隶属东圳水库湖滨缓冲带综合治理项目异地搬迁安置小区。该社区依托“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不断挖掘老党员资源,盘活银发资源,打造“东圳初心老党员工作室”品牌,助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圳湖社区党支部书记翁德源介绍,“东圳初心老党员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7月份,由老党员吴金枝担任负责人。目前,老党员工作室共有骨干老党员7名,他们定期坐班服务,定期矛盾纠纷化解,定期协商议事,定期政策宣讲,定期吹哨报到,牵头成立了“圳湖义姐巡逻队”,成为居民议事的“智囊团”,暖心服务的“老管家”。
小区艺术节、读书分享会、民俗节日活动……在太平社区文献广场小区里,各类活动陆续开演,总是热热闹闹的。致力于提供全面、优质、个性化的服务,小区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
“文献广场小区引入1家专业社会组织和3支志愿者团队,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举办文化活动3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小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太平社区党委书记陈国雄说,小区整合资源,打造综合性小区服务中心,涵盖医疗保健、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同时将小区内原本荒废空地转变为老年人活动中心,配备了乒乓球桌、棋牌室桌椅、健身器材等设施,成为老年人、孩子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信家园小区发挥业委会党员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红色业委会”,引导小区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而万辉国际城社区积极探索社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获评全区首批“低碳社区”。聚焦基层关切、聚焦短板弱项,龙桥街道正努力把小区治理的“最后一米”打造成“最实一米”,接地气暖人心。
共建共治共享 绽放幸福之花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养老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龙桥街道以党建赋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将党建资源转化为养老服务资源,积极探索社会化可持续的“党群服务中心”“长者之家”模式,调动党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实现多方联动,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目前,街道已建成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1个,小区党群服务站12个,长者之家6个。
共建共治共享有“妙方”。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基层治理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龙桥街道成立了工作专班,社区党委组织网格长、单元长及党员志愿者深入摸排基础数据,入户走访收集整理居民意见和建议,商讨、优化改造方案,现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个。
硬化辖区内的黄泥路,征地拓宽、边坡加固、安装路灯,为周边群众点亮夜行路;龙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为群众提供多项高效服务,办出群众幸福感;通过12345平台、党员群众建言献策会等“线上+线下”方式,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共解决各类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61件……想点子、谋办法、出实招、拿举措,用心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实在在问题。
探寻“金钥匙”,创优“新特色”,回应民生需求,提高治理实绩,龙桥街道探索基层治理更优解,多点发力解锁“幸福密码”,绘就别样的治理“枫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