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温环境中,由于机体散热加快,可引起身体各系统一系列生理变化,重者可造成局部性或全身性损伤,如冻伤或冻僵,甚至引起死亡。遇到严寒强风潮湿气象条件,从事露天作业以及工艺上要求低温环境作业时,尤其是当作业人员衣服潮湿时极易发生冻伤。
低温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会随温度的下降而明显下降。如手皮肤温度降到15.5℃时,操作功能开始受影响,降到10 -12℃时触觉明显减弱,降到8℃时,即使是粗糙作业(涉及触觉敏感性的)也会感到困难,降到4-5℃时几乎完全失去触觉和知觉。即使未导致体温过低,冷暴露对脑功能也有一定影响,使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延长、作业失误率增多,甚至产生幻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也有一定影响。
工人在低温、冷藏作业时,由于受低温环境的影响,其机体、营养代谢会发生改变,因此,作业工人应特别注意饮食,少吃冷食,以免冷食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应增加体内代谢放热,食用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加耐寒能力;热食应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如瘦肉类、蛋类、鱼类、大豆和豆制品等,并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