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要求,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我局的重要工作内容,扎实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将2020年以来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思想认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全面推行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制,注重加强法治理论学习,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省委、市委关于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列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同时确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将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写入年终述职报告,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一)推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2020年大力推进全程网办。凡是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都要推行网办,逐步实现“受理零窗口、办件零人工、领证零上门”。目前为止,本单位100%事项都是全程网办一趟不用跑事项。单位全程网办件数比例已经达到60%以上,安全生产单位应急预案备案事项办件实现100%全程网办。2021年积极推行探索“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机制。积极配置我要开危化品经营企业一件事套餐,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沟通,分工协作,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运行模式,让群众一次性申请即可拿到营业执照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避免群众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跑。2021年,我局共受理一件事套餐2件,占全年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办件量的18%。
(二)加强简政放权公开。进一步加强简政放权工作管理,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严格落实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制度。以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以承诺制明确服务要求,优化办事服务,缩减办事时限,修改完善省网上办事大厅要求各项办事指南等材料。进一步梳理完善“一趟不用跑”事项清单。单位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共计15项,2020年以来,我局共办理各类经营许可证件135件,所有事项均为“一趟不用跑”,审批承诺时限均压缩到法定时限16%以下,大大方便群众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体验。
(三)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完善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全力打造升级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印发莆田市城厢区应急管理局《年度“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和《推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随机抽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随机抽查执法人员名录库和抽查对象名录库,共抽查检查143家,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检查取得实效。并及时在单位门户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开展区级行政权力事项梳理工作。经审核确认,依法明确我局权责事项176项,其中:行政许可5项、行政确认0项、行政处罚137项、行政强制5项、行政征收0项、行政征用0项、行政裁决0项、行政给付0项、行政奖励0项、行政监督检查4项、其他行政权力2项、公共服务7项、内部审批(审核)事项0项、其他权责事项16项。依法确定的权责事项中,需要以挂牌机构、直属机构或其他机构名义行使职权的,我局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三、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健全法律顾问业务运作机制。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为我局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参与草拟修改审查规范性文件和有关合同、为复杂刑事、行政案件办理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签发律师函或律师声明等法律事务,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
四、推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一)严格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印发《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一是要求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利用执法文书等载体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记录。二是加强行政处罚案件的合法性审查。对行政处罚案件的主体、依据、程序、权限等内容,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核,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罚幅度适当。三是严格落实“互联网+监管”及“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监管效能,开展“互联网+监管”事项的认领、关联、新增工作,截至2022年6月10日我局监管行为共295条,监管行为覆盖率100%,监管行为及时率100%。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开展双随机工作,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社会监督,着力解决群众、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二)印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2017年我局印制了《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2022年根据新《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重新印制了《福建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明确不予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违法所得和连续处罚等事项。印发了《城厢区安全生产领域包容审慎监管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第一批)》。
(三)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对全局在编人员分批进行行政执法培训,目前我局共有在编人数37人,取得执法证件人数19人,持证率51.35%;通过司法考试1人,法制人员占比5.26%。2022年按要求组织5名新增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考试,确保全部持证上岗,未取得执法证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五、法治社会建设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不断强化举措,系统推进八五普法,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法制氛围,努力开创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教育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新局面,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2020年至今全区没有发生较大事故和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平稳。
(一)加强普法工作组织领导。成立区应急局“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机关干部法治教育和学法用法工作实施方案,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贯写入《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
(二)推进法律法规宣贯活动全覆盖。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安全生产领域法律知识培训和反腐倡廉等法律知识纳入机关干部理论学习课程,借助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等网络平台,定期组织系列学法活动。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人员参加省局组织的安全生产执法证和行政执法证培训,并取得证书。落实落细新《安全生产法》的宣传贯彻,自2021年9月新安法修订以来,全区累计开展《安全生产法》《福建安全生产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3次,开展新《安全生产法》解读培训会3次,悬挂新安法宣传横幅800余条,营造浓厚的新安法宣传贯彻氛围。
(三)着力打造普法品牌。在每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中,组织广场法律咨询、操作技能竞赛、有奖知识问答、安全警示教育、应急演练、岗位练兵、依法治安理论宣讲等群众性教育体验活动,营造“学安全、用安全、守安全”社会氛围。自2020年以来,共发送安全生产宣传短信60万余条,发出宣传材料7万余份,微信宣传链接转发16000余人次,悬挂安全宣传横幅1800余条,在人流量较大的3个公交站点设置宣传专栏、6个社区设置灯箱广告宣传栏,营造浓厚安全生产氛围。结合日常安全生产检查深入社区、企业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0余场、举办咨询活动25场次,开展宣传培训30余次,参与安全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通过“村村通”大喇叭向各村、社区宣传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等知识音频5条(含莆田方言版),有效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六、存在的问题
(一)党组学习次数虽然较多,但形式较为单一,仍需转变方式。多表现为读书本、学文件,深度不足、不够全面,导致领导方式较局限,主要依靠经验工作,新路子新办法不多,在灵活且全面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实际工作上还不够有效。
(二)执法队伍建设不硬。一是执法队伍的人员数量少,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员力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二是执法人员的组成杂,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对行政执法的程序、规定了解不透,对有些违法行为的定性把握不准,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有待提高。
(三)普法活动方式缺乏多样化。我局现行普法方式主要是以“法律六进”“安全生产五进”为载体,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传单、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形式单一,追求短期宣传气势,忽略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对单位领导干部及职工的普法方式主要是通过召开传达会议、举办专题讲座、购买书籍进行个人和集中学习。
七、进一步整改措施
(一)坚持不懈抓好法治理论学习。以党组学习为龙头,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党组理论学习活动。
(二)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积极参与省、市、区组织的各种行政执法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在安全生产执法过程中,要求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执法,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为打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坚持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依法查处,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依法管理。
(三)继续加强领导,增强普法责任,确保普法依法治理作的全面落实。创新普法形式,推广先进经验,开拓普法工作新局面。突出重点内容、重点对象,继续深入学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