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202223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来源: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2-11-16 16:55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黄秀姐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提案》(2022235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建设”的建议

  我区建立健全应急救灾物资调配联动工作,印发《莆田市城厢区自然灾害救灾物资储备规划(2022-2023)》(莆城应急〔2021〕24号),结合救灾物资储备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救灾物资储备规划的品种目录和标准,明确被服类、安置类等五类物资的储备标准和储备年限。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结合我区实际,利用现有的自然灾害避灾点进行提升建设,建立纵向到底、规模合理的区镇二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全力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摸底工作,收集整理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全区避灾点物资储备台账,做到“一村一档,一镇(街道)一册”,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推进自然灾害避灾点提升建设。我区已设置常规避灾点144个,其中区级避灾点3个、镇级避灾点18个、村级避灾点123个;另设有11处自然村紧急避灾点,已全部悬挂统一标识,并配备基本保障物资。

  二、关于“完善分级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区应急指挥中心已初步建成,并配备24小时值班室,实行1名领导带班、1名人员值班制度。进一步理顺了区森林防灭火指挥体系、区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和区应急办职能,理清了防、抗、救职责界定,加强、优化、统筹全区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由区应急局统一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统一协调指挥各类应急专业队伍,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镇(街道)设立应急管理站,对应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逐步完善村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初步实现分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适时对接省、市应急指挥中心持续完善有关基础数据,配合推进“平安家园.智能天网”建设,统筹推进城厢应急指挥中心升级建设。不断完善有关部门各类基础数据信息,上报系统,融入大数据平台(组织机构体系已建成,原防汛指挥系统、应急视频正常使用,目前针对指挥中心会场计划升级改造建设);不断完善有关部门各类基础数据信息,上报系统,融入大数据平台。

  三、关于“深入开展应急管理能力的宣传培训和演练”的建议

  通过媒体平台宣传《安全生产法》《福建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等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已分发、张贴危化、工贸典型案例警示挂图9000余份,通过“村村通”大喇叭每天定期向各村、社区宣传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等科普广播(含莆田方言版)。结合“五进活动”分发宣传手册3000余本,深入社区、企业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0余场。通过“今日城厢”公众号等平台,创新宣传方式,定期开展应急动态、应急科普、应急通告等系列宣传报道。2021年6月18日,我区在木兰大道华亭镇樟林大桥段举行2021年“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活动启动仪式,对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响应功能和应急救援能力进行全面演练,共有12个部门参加演练,300多人观摩,掀起了2021年安全生产月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的高潮。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区相关行业领域共举办演练330场次,参演人数达74000多人次。其中:危化品21场,参演人数480多人次;烟花爆竹3场,参演人数30多人次;道路交通6场,参演人数420多人次;建筑施工6场,参演人数480多人次;民爆1场,参演人数70多人次;校园安全122场,参演人数70000多人次;特种设备3场,参演人数45多人次;工贸企业137场,参演人数2000多人次;文化娱乐场所20场,参演人数600多人次;旅游10场,参演人数440多人次。应急演练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应急反应速度和保障能力建设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关于“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建议

  我区以公安消防队伍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蓝天救援队”为依托,建立“一专多能”的区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全区7个镇(街道)均已成立应急办,镇(街道)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等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员的作用,在防范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就近优势,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目前全区组织以党员干部、基干民兵为骨干的防汛抢险队伍122支3100人,均配备救生衣等应急物资。

  领导署名:郭健明

  联 系 人:刘国文

  联系电话:2656133

  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