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锋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第2022044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长效性机制,实现提质增效的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城厢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将相关27个行业主管部门、7个镇(街道)等全部纳入成员单位,下设区环卫中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建立了街道联动推进、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区直相关部门、各街道相应成立完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推进工作机构,负责本单位本辖区内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地推动了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是加大工作部署。制定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分类屋(亭)建设方案、考评细则等系列制度性文件;坚持问题导向,2月召开2022年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会议,3月召开迎接市级第一季度考评工作部署会,赴三个街道开展座谈会,明确工作目标与时间节点,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做到创建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落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是建立监督考评。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的重要内容,夯实各单位各部门主体责任。建立区级月考评制度:每月对各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一次模拟考评并进行专项通报,量化分类成效,达到“以评促改”,同步实行不定期暗访督查,认真梳理共性问题、突出问题、抓重点下发整改通知,力促工作推进。建立街道周检查制度:每周各街道深入各社区、小区(片区)督查工作开展情况,精准施策,查缺补漏,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关于强化全覆盖宣传,引导人人分类的建议
一是全方位组织。坚持“街道+环卫公司+社区+物业+党员志愿者”的五级联动和专业服务团队齐头并进,招募热心居民、环卫工人、物业服务人员等作为垃圾分类督导员,配备专(兼职)150名督导员开展岗前培训2次,日常桶边督导,并协助街道、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教服务。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走在前、带好头、作表率;二是全覆盖宣传。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六进”(即进机关、进“党建+”邻里中心、进校园、进社区(农村)、进企业、进医院)宣传活动。①进学校:由区教育局牵头,加强课堂教育,在三中中学、文献中学、下黄小学、逸夫小学等四所学校已建4座分类屋,并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学生来带动家庭参与。②进社区:联合党员志愿者在北磨市场、南湖公园、太平社区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让居民时刻感受到垃圾分类就在身边。③进机关:从机关、企事业单位率先做起,纳入党日主题活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普法会,切实发挥公职人员、党员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④进医院:区卫健局对接城厢区医院、万辉口腔医院、瑞斯康等卫生医疗机构,构建宣传氛围,建设医疗机构内垃圾分类收集亭,提升垃圾分类工作。⑤进企业:以人流量大的三威鞋业、永辉超市、希尔顿酒店等作为宣传阵地,开展培训活动,营造浓厚氛围。⑥进“党建+”邻里中心:将生活垃圾分类推进6个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内容中去,开辟垃圾分类科普宣传角,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三是全领域营造。推动线下流动宣传,在全区内打造1个区级宣传中心、6个社区级宣教室(绿色环保站)及7个环保酵素制作点,推动环保酵素制作减量、有害垃圾兑换回收、变废为宝、知法普法等多样化宣教活动,积极开展培训及主题宣传25场;推动线上舆论宣传。在城厢新闻播放中插播“垃圾分一分,城厢美十分”宣传材料,借助莆田市电视台、湄洲日报、东南网等主流媒体和城厢环卫公众号、美篇、微博等自媒体相融合,发送分类宣传短(彩)信20万条,创新朋友圈有奖问答等新型宣传方式,实现“线上”“线下”两线合一,着力提高群众知晓率。四是全面化执法。紧抓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制定《福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莆田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海报,在分类屋(亭)设悬挂惩罚条例节选,深入社区、小区积极开展主题普法活动,促使居民知法懂法守法,以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紧抓执法执行力度。组建执法队伍,以提升城市市容环境为契机,每月至少一次对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引导督促居民、企业等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三、关于构建全链条体系,紧扣各个环节的建议
一是提升前端建设。本着“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方便投放”的原则,推动落实垃圾屋(亭)建设。2019年以来,在城区域内已建设150座分类屋(亭),主要分布在居住小区、公共机构、公共场所和经营区域等90多个区域,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全区域覆盖。分类屋(亭)采用宣传与投放功能为一体的设计观念,悬挂LED屏幕、宣传广告和部分安装电视屏等加大宣传阵势,配备四分类桶、监控设施、卷帘门、洗手池等配套设施,配备分类督导员,健全前端分类“四定”机制,即定时投放、定点收集、定人管理、定位监控。同步提升改造63座分类亭,扩大占地面积,配齐配套设施,便于居民分类投放。二是夯实中端收运。按照“一车一类、专车专用”的收运原则,共购置改装分类收运车辆75部,构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类清晰的收运体系,下发《关于推进已建分类屋(亭)小区(片区)全面开展分类收运的通知》、《关于明确厨余垃圾转运点通知》,明确屿上转运站厨余垃圾转运点,积极落实分类收运工作,台账登记,规范收运设施设备标识标志,专车专运,沿途封闭运输,严禁垃圾混收混运,依托市级末端处置场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领导署名:欧宗辉
联 系 人:吴菁
联系电话:0594-2692749
莆田市城厢区环境卫生中心
2022年4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