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健康城厢建设的关键期,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根据《莆田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莆田市城厢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城厢”行动(2019-2030)》,结合我区卫生健康工作实际,编制了《莆田市城厢区“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目标任务
|
指标类型
|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20年
|
2025年
|
指标属性
|
|
居民健康
|
1
|
人均预期寿命(岁)
|
80.42
|
81左右
|
预期性
|
|
2
|
婴儿死亡率(‰)
|
3以下
|
3以下
|
预期性
|
|
3
|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
2.88
|
小于10
|
预期性
|
|
4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3.47
|
≤4
|
约束性
|
|
医疗资源
|
5
|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
5.68
|
6.4
|
预期性
|
|
6
|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2.83
|
3
|
预期性
|
|
7
|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
3.59
|
4
|
预期性
|
|
8
|
每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3.24
|
4.5
|
预期性
|
|
9
|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2
|
≥3
|
约束性
|
|
健康服务
|
10
|
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
>98
|
>96
|
约束性
|
|
11
|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
0.47
|
4.5
|
预期性
|
|
12
|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22.8
|
≥25
|
约束性
|
|
13
|
区级就诊率(%)
|
90
|
90
|
预期性
|
|
14
|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
65
|
70左右
|
预期性
|
|
健康管理
|
15
|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
76.5
|
≥80
|
指导性
|
|
16
|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
76.3
|
≥80
|
指导性
|
|
17
|
新发尘肺病报告率(%)
|
-
|
逐步下降
|
预期性
|
|
18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
|
95.15
|
≥90
|
约束性
|
|
19
|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
70
|
≥71
|
预期性
|
|
发展保障
|
20
|
期末常住人口数(万人)
|
54.7
|
56.7
|
预期性
|
|
21
|
人口年平均出生率(‰)
|
12.88
|
13左右
|
预期性
|
|
22
|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
|
27
|
25左右
|
预期性
|
三、范围期限
规划基期为2021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是未来五年指导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四、主要内容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二章,主要阐述规划的背景与总体要求,总结城厢区“十三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发展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到2025年全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具体的实现目标。
第二部分是第三章,围绕发展目标,部署未来五年卫生事业发展十大重点任务。
一是全方位建设健康城厢。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领域政策制定和实施全过程,多形式拓展健康教育咨询传播途径,提高公民自我防范风险意识。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健康城厢”建设水平。
二是构建牢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风险多渠道监测和多点触发预警机制。加大对疾控机构的建设经费投入,推进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控工作,改善提升精神专科医疗服务。建立健全医防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高效协同,强化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责,筑牢公共卫生治理基层基础,稳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决策能力,完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增强公共卫生应急救援能力,推进公共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构建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三是构建整合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提高区级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发展,健全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体系。提升区级医院综合能力,推进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卫生综合服务能力。
四是突出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保障。贯彻实施国家调整的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妇、幼、儿童健康,持续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强化老年健康服务,落实老年优待政策,加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建设和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推动医疗机构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
五是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机构改造提升,加大力度引进、培育中医药人才。打造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中医药防治作用。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
六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的“全联”与“深动”,推动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习推广“三明经验”,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七是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
八是人才强卫工程。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各级各类医学人才进修、培训力度,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实施名医带动工程、高学历人才引进工程、人才聚集和培育工程等三大工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紧缺人才引进、培育工作。
九是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优化健康产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健康产业发展链条,引导民营医院向“专、精、优”方向发展。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发展智慧健康服务产业。
十是强化卫生健康综合监管。改革行政审批,推动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强化医疗机构自我质量管理,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加强公共卫生监管。提升医疗卫生依法执法水平,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实施医疗卫生多元监管。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综合监管水平。
第三部分是第四章,重点阐述保障重点任务与重大项目工程顺利实施的主要措施,强化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要素保障、加强部门协调、加强评估考核等四个方面。
解读单位:莆田市城厢区卫健局
联系电话:0594-2685618
解读时间: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