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为贯彻落实上级统一部署要求,进一步做好我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全力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蔓延,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根据《莆田市林业局关于印发〈莆田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的通知》(莆林综〔2021〕52号)要求,制定了《莆田市城厢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
二、目标任务
统筹“治(疫情除治)改(松林改造提升)防(重点生态区防御)”措施,实施标本兼治策略。控制疫情增量,新发疫情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除治、早拔除”;消减疫情存量,实现控制一批、压缩一批、拔除一批。到2025年,全区疫情发生面积不超过0.5万亩,镇(街道)级疫点数量控制在2个以内,实现“疫情发生面积和镇(街道)级疫点数量双下降。
三、防控区划
根据全区松林分布区域划分结果:我区现有重型疫点3个:常太镇、华亭镇、龙桥街道;一般预防区4个:东海镇、灵川镇、霞林街道、凤凰山街道。区域划分详见附件2。
四、防控措施
实施分区施策,精准科学系统治理,高质量做好防控工作。
1.全面规范清理病、枯死松树。一是把握关键时间节点。每年3月底前全部清除病、枯死松树,4—8月出现的病、枯死松树每2个月清除一次,9—12月出现的病、枯死松树年终集中彻底清除一次。二是规范开展清理工作,除极个别运输下山确有困难采用套袋熏蒸外,其他的病、枯死松树(包括直径1厘米以上的枝桠)采取就近就地焚烧、粉碎(削片)处理。
2.持续开展媒介昆虫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在松材线虫病疫情小班或枯死松树分布较多的小班可采取挂设诱捕器、喷施无公害药剂防治松墨天牛;在松墨天牛发生危害较轻、松枯死木较少的区域可采取喷施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防治措施。
3.大力推进松林改造。以实现疫情防控目标任务为导向,科学规划松林改造提升项目。除个别特殊价值松林外,疫情松林应改尽改,能早尽早;新发现疫情松林全部列入松林改造计划,并于当年度完成采伐作业。森防检疫、造林绿化、林政审批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确保每年9月底前印发次年松改方案,并完成采伐作业设计、采伐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次年3月底前完成松林采伐作业,为适时造林提供作业条件。科学补植乡土珍贵阔叶树种,营造复层林、异龄林、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构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森林抵御病虫灾害能力。
4.严格疫源疫木管控和检疫执法。一是加强涉木单位监管,建立健全涉木单位尤其是疫木除害处理单位的登记备案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依法依规开展检疫检查、双随机抽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指导涉木单位健全台账管理、使用地点报备和用毕销毁等制度。二是加强疫木源头监管,通过《疫木采伐清理承诺书》、《疫木除害处理承诺书》,落实疫木采伐清理施工单位和除害处理单位负责人管控责任和义务,通过《疫木除害处理通知单》,加强对疫木下山、运输流向、除害处理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山场出材管理、运输流程管理、除害处理管理三个环节三本台账,无缝对接,严防疫木流失。三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强检疫违法案例宣传与查办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加工、经营、运输、使用疫木及其制品的行为,查禁从疫区调出未经除害处理的松木及其制品行为,严防疫情人为传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